淩然第三根手指做到一半的時候,費舟終於是完成了第一根手指的斷指再植。
剩下的兩根手指都在右側手掌,費舟就算是想擠,也擠不進去了,隻能憋著氣,離開了手術室。
淩然默默的做著自己的事,頭都沒有抬一下。
4個小時的精細操作,就算淩然有經驗,也是精神疲憊,感覺快到了極限了。
這種感覺,就像是鐵人三項的選手,即使經常練習,跑到四分之三,甚至一半的時候,依舊累的夠嗆。
比較起來,主任醫師王海洋就更辛苦了。
他的年紀原本就是四組醫生中最大的,又要掌握整台手術的進度,加上沉重的壓力,再等到完成分配給自己的那根手指,更是筋疲力儘。
王海洋不禁回憶起自己上一次如此筋疲力儘的時刻,然後看向淩然。
不久前,淩然給他做助手,進行斷指再植的經曆,是王海洋很難忘懷的。那一天,更是創下了王海洋斷指再植的速度記錄。
當然,那是對王海洋本人有意義,對其他人毫無意義的速度記錄。
“王主任,要不然,我來做右手的中指?”費舟一直等著呢,他已經看了中指的X光片,就瞅著位置什麼時候空出來,能再來一次。
身為雲醫做斷指再植最多的副主任,費舟很自信,自己再來一輪的話,速度會更快,質量還會很穩定。
“我自己來吧。”王海洋卻沒有給費舟機會。
他是整台手術的負責人,沒理由離開手術台的。
費舟也沒奈何,主任醫師王海洋對他來說,也算半個上級醫生,而外科醫生們的交流,總是直率的讓人不舒服。
費舟怏怏的站到一邊,再看看王海洋的操作,看看郭建明的操作,看看淩然的操作……
大部分人都在看淩然的操作。
大師級對接縫合術。
大師級神經束膜吻合術。
完美級斷指再植。
3000例手部解剖經驗。
大師級磁共振(四肢)閱讀。
所有技術混合到一起來使用的時候,淩然展現出來的並不是爆發式的技巧,而是持續不斷的強技巧的輸出。
肌腱吻合,高強度,高穩定。
血管吻合,用超級細線來縫合,一次成功,仿若大血管。
神經吻合,對合準確,縫合快速。
每一個步驟,似乎都很輕易,都沒有奇特的難度產生,好像理所當然似的。
在旁的醫生們看的久了,甚至會有自己在看處置室裡的清創縫合的感覺。
畢竟,淩然的表情輕鬆,而手術的進程也是穩穩的推進。
這種情況,通常都是發生在弱雞手術中的。
但是,為何其他人做斷指再植,要麵臨種種的難關,而淩然沒有?
醫生們一旦想到這個問題,就會開始坐立難安了。
技術本身,固然是重要的。(本章未完,請翻頁)
www.biqu70.cc。m.biqu70.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