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主任,我的論文寫出來了。”淩然白天在搶救室裡做助手,休息時間查資料寫論文,也隻用了兩天時間,就將文章給寫出來了。
這個速度是相當快了,以至於霍從軍皺起了眉頭,提醒道:“論文可以慢慢寫,不用急於一時。”
“因為寫的順利。”淩然的解釋簡短而生硬。
“可不要小看論文,再小的論文,都是需要認真來寫的。”霍從軍說著翻開淩然的論文,讀了起來。
他讀的非常之快,論文標題一眼掃過,摘要略讀,案例更是一掃而過。
但是,在讀到了末尾的時候,霍從軍又忍不住從後往前,重新掃了起來。
“有點意思啊。”霍從軍評價了一句:“比之前的論文大綱更完善了。”
他的眼光是極高的,能對一篇單案例的小論文說“有意思”,可是相當不容易的。
辦公室裡坐著寫病例寫病史寫報告填表格的幾名醫生,都不由的轉過身來。
雲華醫院的急診科采用的是大辦公室的模式,包括科室主任和主任醫師在內,所有人都在一個超大的辦公室裡辦公,其麵積足有兩個教室有餘。
但是,不同於私人企業的工作間,急診科的辦公人員並不多,所有人都能分到麵對窗戶的位置,唯一對著走廊的一麵,放著各種文件櫃、檔案櫃、咖啡桌。
至於空曠的辦公室的中部,則被一個大會議桌所占據。醫院的科室每周都要開三四次會,或者案情討論,或者閉門反思死亡案例,或者傳達上級精神。
在這樣的辦公室裡,是藏不住秘密的。
作為權力中心的霍從軍,更是眾人關注的焦點。
霍從軍的評價才落地,就有一名副主任笑嗬嗬的走過來,道:“霍主任看到好文章了?”
“小淩還是很有悟性的。”霍從軍撚著打印紙,上翻下翻的又掃了兩遍,再遞出來,道:“杜醫生是咱們科室的論文能手,你也看看。”
論文能手隻是寫的多,不見得論文的品階夠高,否則也不會屈就副主任了。
在醫院體係內,手術做的好是病人的需求,論文寫的好才是醫學界的需求。
杜醫生卻對冠名“論文能手”已經相當滿意了,一邊謙虛的說“我就是運氣好”,一邊接過淩然的論文。
鑒於霍從軍的評價,杜醫生閱讀的時候,就很認真了。
1000多字的論文,還包括了前麵的摘要,以後羅列的數據,杜醫生沒看幾分鐘,就給看完了。翻完最後一頁,杜醫生也不由的看向淩然,盯著他棱角分明的帥臉,仔細的看了十秒鐘都沒有挪開。
“如何?”霍從軍臉上帶著一點點得意,那種感覺,就像是在炫耀家裡的收藏似的。
“看起來,淩然在徒手止血方麵,是真的有心得的,就是行文有點粗糙了,英文的摘要也不太符合學術期刊的規範。”杜醫生(本章未完,請翻頁)
www.biqu70.cc。m.biqu70.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