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不覺來到這方世界已經整整七年,趙然遇到了很多人,也經曆了很多事,其中的有些人漸漸走完了生命的旅程,讓人回想起來忍不住的唏噓和感慨。
羅都管也即將走完他的人生之路,而趙然則剛剛開始,他努力把這些傷感的情緒驅趕到心底最深處,繼續著自己的使命。
雖說是以市價的四倍才買到了劉高功家這一畝三分地,但趙然知道自己絕對沒有挨宰,相反的,他應該承這份情。換個角度想一想,如果田地的主人換做趙然,彆人要花一百兩銀子在他家的田地裡開一條路出來,他肯定是不同意的。
身為無極院的高功,劉致廣肯定不缺錢,一百兩銀子和一兩銀子對他來說幾乎沒有任何分彆。之所以選擇這個價格答應,趙然私底下揣測,或許劉致廣隻想表明這些田土在他心裡的重要性,以此告訴趙然,他賣了趙然多大的人情。
劉致廣的事情談得很順利,但曲家那頭卻沒吐口。
“沒答應?”趙然想了想,問:“嫌銀子少?那山腳下是片亂石灘,他家要來也沒有什麼用處,咱們把路從他家莊子旁邊開過去,對他家的好處可不少,為何不答應?”
金久皺眉道:“我也不知,但他家也不說原因,隻說要麵見廟祝,老鄉宦親自來了,就在外麵玉皇殿候著呢。”
趙然馬上就明白了,曲家不是不答應,而是來談條件了,而且肯定不是銀子的問題。曲家祖上做過一省布政,同樣不缺銀子。
老鄉宦名曲仲衡,今年五十五歲,舉人出身,任過雲南某府同知,因為不是正牌子進士,所以官算是做到頭了,他想想覺得沒什麼意思,便辭官回鄉享受清福。
曲仲衡這類致仕還鄉的鄉宦在穀陽縣有五、六個,並沒有什麼稀奇之處,金縣尉之所以不敢出頭強壓曲家,是因為戶部侍郎甘書同。
甘書同,嘉靖元年乙卯科探花,曆任翰林院編修、左春坊左庶子,知滁州、揚州,遷浙江左參議、左布政,嘉靖十八年六月,入戶部侍郎。
曲家向來極為低調,若非金縣尉這樣的地頭蛇,很少有人知道,這位甘書同是曲仲衡的表弟。甘書同自幼父母雙亡,打小由曲仲衡撫養長大並親自教導詩書,待表兄如父。
金久三言兩語說完曲家的情況,趙然便知道不能慢怠,連忙出去相迎。
曲仲衡剛剛向玉帝神像敬過香,虔誠叩拜之後,起身與趙然相見:“見過仙師。”
趙然稽首:“貧道有禮!”將曲仲衡引入後院亭中奉茶。
寒暄已畢,曲仲衡道:“仙師自君山立廟以來,開荒救災,收納流民,賑濟孤寡,活人無數,曲某比鄰而居,常有所聞,心下敬仰不已。這(本章未完,請翻頁)
www.biqu70.cc。m.biqu70.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