牢騷歸牢騷,現實歸現實。現實就是,董致坤得西真武宮力挺,哪怕無極院其他人再不滿,也隻能忍氣吞聲乾看著,一點辦法都沒有。
劉致廣向趙然發完牢騷以後,心氣稍微舒坦了幾分,又道:“趙師弟,若我是你,早就不在無極院待著了,一心一意在華雲館那等神仙所在,好好修自己的仙,享自己的福,多好!”
趙然道:“師弟我就天生是勞碌命啊,不做點事情,心裡就不踏實,修行的念頭就不通暢。說到做事,正有一事要向師兄請教,還請師兄相助。”
“師弟儘管開口,但凡我能做的,無有不從!”
“師兄是知道的,我在君山出任廟祝,不僅要管道門十方叢林事務,勸人向教,還要兼顧民政。君山那地方實在太偏僻了,實在是窮啊……”趙然開始訴苦。
劉致廣問:“不是說新開了兩萬多畝良田,安置了兩千戶百姓嗎?”
“……師兄你也說了,新開的嘛,生地哪兒有熟田好?現在人丁也的確多了,但一半都是山民搬遷過去的,還有一半是災民和流民,簡直是身無恒產,窮得響叮當啊!”
“原來如此……”
“所謂要想富,先修路,多生孩子多砍樹……”
“此言雖然粗俗,但十分有理,卻不知是誰說的?”
“……恩,先賢說的,先賢……”
“哪位先賢?師弟知道,我乃院中高功,有傳業授道之責,似此類格言警句都是要記錄編纂的。”
趙然乾咳了兩聲:“……咳……這個師弟我也記不清楚了,但這不是重點,重點是,我想好了,想要讓君山百姓們吃得飽穿得暖,就必須從那處山疙瘩裡走出來。隻有將山裡的特產拿出來賣,恩,交換,把百姓所需的鹽和鐵等等換進山裡去,讓山裡的百姓走出來見見世麵,讓山裡的孩子能夠接受教化,才能從根子上解決貧困的問題。”
結束了自己短暫的演講,趙然用了揮了揮手:“想要做好這一切,就必須修路!”
劉致廣瞬間有些失神,繼而揉了揉眉心,問:“趙師弟,想要修路的話,是不是應該找縣裡孔縣令去談呢?”
趙然微笑:“孔縣令那邊已經談妥了!”
“那……是財力不足麼?這個我也幫不了你啊,你或許應當去找董監院,看看他這鐵公雞願不願意拔毛。”
趙然繼續微笑:“錢也有,不需院裡掏一個銅子。”
“趙師弟你就明說吧,需要師兄我做什麼?”
趙然連忙從袖中摸出那幅穀陽縣輿圖,攤開在桌子上,將劉致廣拉過來,手指點這規劃中的路線,然後定格在一條小河邊:“師兄,我的路要從這裡搭橋過河,這附近都是師兄(本章未完,請翻頁)
www.biqu70.cc。m.biqu70.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