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袍若有所思地說道:“製度保證?人心所向?這是何意呢。”
老祖正色道:“商鞅變法就是最好的例子,當時是身為天道盟神尊的商鞅,有計劃地要終結這種周天子治下的諸侯天下,換成大一統的,中央集權的國家模式,於是他麵見秦君,針對秦國之前數代持續的宗室叛亂,說動了秦孝公,說宗室和貴族是秦國的動亂之源,要想辦法終結掉他們,喚起秦國當時為數眾多的野人,奴隸,讓他們可以參與戰爭,獲得榮譽與權力,這樣才能刺激秦國占了大多數的人口,而不止是依賴於少數貴族和國人。”
鬥蓬歎了口氣:“這真的是投其所好了,秦君害怕自己的權力給同宗所奪取,又苦於宗室貴族掌握了國人,也就是秦國的可戰之兵,於是無法對宗室貴族痛下殺手,又因為老秦人一向以力稱雄,崇尚強者,宗室又因為血緣的原因,天然有取代秦君的可能,所以之前持續數代,長達百年的秦宗室之亂,成為了秦君最頭疼的事,誰能象晉國那樣解決掉宗室,又不象晉國那樣沒了宗室,國家大權被上卿所瓜分,反過來能廢掉晉君,那就會是秦君最想要的結果。”
黑袍點了點頭,說道:“是的,宗室雖然有奪君權的危險,但也有拱衛君王,保一家一姓之江山的作用,這就是其兩麵性,而貴族時代,國人基本上是聽命於身為大貴族的宗室貴族,所以秦君對於這些宗室難以下手,因為人家是忠是奸,全在一念之間,但他們也不至於讓外人得了秦國的江山,所以在一致對外上,還是可以的。”
“隻是秦國當時的發展方向是東出函穀關,與關東諸國爭奪天下霸主地位,可是因為連年內亂,加上關東的魏國率先變法,結果非但不能東出,反而給人家反推到河西之地,威脅到鹹陽了,在這種情況下,可謂生死存亡之時,變法求生也是秦國上下,包括當時宗室貴族們共同的想法,畢竟,國若無了,自己又能好到哪裡去呢?”
“於是商鞅在這個時候到了秦國,所謂的變法,其實是要犧牲既得利益者的好處,有所改變才行,但商鞅的利害之處卻在於,他沒象晉國那樣,讓權力從宗室貴族轉向了外人,而是利用了秦國國君想要大權在手,卻無法一個人治理國家的心理,一方麵強化了秦君的權力,一方麵,大量以軍功爵製度來提拔秦國的新軍中立功將士,讓他們取代原來的貴族子弟,成為新的基層管理者,這些人沒有根基,手中的權力完全依賴於國家,或者說是秦國國君,所以隻會聽命於秦君,這樣就完美地架空了原來控製國人,掌握軍隊的宗室貴族們。”
“而軍功爵製度又讓普通人升到八級以上的士爵,難於登天,不太可能讓子孫世襲爵位,這就避免了(本章未完,請翻頁)
www.biqu70.cc。m.biqu70.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