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千四百八十三章 自主創新有動力(1 / 1)

老祖平靜地說道:“兩位尊者,你們所理解的創造力,和我說的並不是一回事,我說的創造力,是指具有一定的技術積累,有一定底子的人,在充分的主觀動力的基礎上,可以在他所從事的行業裡,發展出新的技術的進步,讓整個行業向前發展。以這個標準來看,你們所舉的這些例子,不是太合適。”

“首先,這些江南農莊的佃戶們雖然從事耕作之事,但他們並不掌握太多的技術,尤其是對於提高單位田畝產出的技術,因為這涉及對於灌溉,水源,甚至是所施肥料的運用,還有對於種子,農具都是有要求的,之所以世家的莊園能有更高的產出,就在於他們在集體化的生產中,集結了眾人的智慧,有幾十萬,上百萬人從事他們的農耕之事,在這麼多人生產的過程中,總會有人有新的發現或者是心得體會,哪怕是一些小小的發現,說不定在大規模地推廣和使用中,也會變成很重大的技術進步。當然,能把這些技術上的進步提供給彆人,這就是一種創新的能力,不是說偶爾的發現,就是創新。”

鬥蓬喃喃地說道:“那老祖您的意思,就是說這些個創新,是要有了足夠的技術基礎,再有一定的知識,可以總結和發現出這些新的技術上的發展,然後還願意跟彆人一起分享這些自己發現的東西,接下來管理者會把這些發現,向著數量龐大的其他行業內的從業人員進行分享,讓他們也跟著照此辦理,如此一來,這些新的發現和新的技術,就會被迅速地為大眾所掌握和接受。”

黑袍咬了咬牙:“為什麼要分享給彆人,這些新的發現,自己知道了不就行了,為何要告訴彆人呢?以人性的自私來說,不分享才是更可能的事。”

老祖微微一笑,說道:“因為這是集體化生產啊,不象小家小戶可以藏私,就象搞手工業的工匠,是經常會隱瞞自己的手藝,技術,不讓彆人學到,就算是師徒之間,也要留一手,怕教會了徒弟餓死師父,但是,在於集體大生產的過程中,就沒辦法隱藏了。”

“就象製作軍械盔甲的技術,如果以前是個人製作,官府限時來取時,就會有各種五花八門,式樣不同的盔甲,但是,自從劉裕年輕時在輜重營裡,發明了灌鐵水翻砂,以模具的方式來製作甲葉的辦法之後,這種大量,迅速地生產甲片,再組合成堅甲的辦法,就快速成型了,以至於北府軍那些以前很難生產的精良盔甲,可以在一兩年內生產出近十萬套,裝備了整個打淝水之戰的軍團。這就是技術創新的力量。”

“如果劉裕跟輜重營的那些普通工匠一樣,因為自己的奴籍或者是低下身份,被充軍在輜重營,沒有前途,沒有希望,沒有自由,那他會成天想著如何去發展(本章未完,請翻頁)

www.biqu70.cc。m.biqu70.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