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0章 擱置(1 / 1)

第280章擱置

老朱穩坐釣魚台,看著殿下的兩人互撕,沒有急著搭話。

鄭士元得了兵部尚書肯定的答複,便對著老朱請示道。

“陛下,微臣請示,將人證給帶上來,還請陛下應允。”

“準。”

當人證給帶上來,四目相對的那一刻,兵部尚書的表情明顯多了點慌亂之色。

雖然極力掩蓋,但是隻要有人注意,還是能夠發現的。

人證三呼萬歲以後,鄭士元拿著一份文書,遞給了來人,對其說道。

“你看看這本,可是你舉報的那份文書。”

人證隻是接過了文書,翻來看了兩眼,便確認的說道。

“對,就是這本,陛下和眾位大人若是不信,可從下官家中找出書信比對。”

這就有點嚴謹,都這麼說了,查證的事可以往後麵放放,省的耽誤時間。

老朱直接道。

“查證的事可以以後再說,是不是誣告現在不用你管,現在伱隻需要給咱把事情說清楚,就可以了。”

“是,陛下。”

“五年正月,大軍進擊漠北,兵部從各地調集戰馬充實邊關,補充軍備。”

“下官負責其中一批戰馬的審核,那一批戰馬本為良馬,不知何故,卻甚為普通,大部分達不到良馬的標準。”

“下官向上稟告,得到的答複卻是事情緊急,一切從全,先行調配再說。”

“下官雖心有疑慮,卻是不得不放行。”

“事後,下官雖覺得事有蹊蹺,戰況緊急,也不得不將普通的馬匹當做良馬送去,但是若是延誤戰機,罪無可赦。”

“便將此事整理,書於信件,送給尚書大人定奪。”

“其後就是尚書大人接見了下官,詳詢此事,似有徹查的意思。”

“然後就沒有然後了,此事不了了之,尚書大人以此事沒有證據,越級上報給下官記過。”

“還有另外兩人也與下官有著相同的遭遇,不過他們上報過,卻是沒有再繼續上報給尚書大人。”

“下官從此在兵部做些書寫文書的工作,而另兩人比下官的遭遇好的多,現在升官了。”

“就這麼一件事,下官所說,一切為真,若有不實之處,甘願受罰。”

事情已經說的很詳細了,還有書寫的文書輔證,人證加上物證,再怎麼辯解都沒了用處。

還不信那就繼續傳召唄!看誰耗過誰。

這件事情的走向已經完全往不可控的方向而去。

兵部尚書不管說知道還是不知道已經沒用了,反而因為說錯了這麼一句,陷入了被動之中。

沒啥好辦法,嘴硬那就繼續嘴硬吧!

“臣有失察之罪,臣認罪,收受的禮金定當如數奉還,但是舉報之事,臣真的不清楚,也不知道這份文書是何時到了臣的治所之處,這個臣真的冤枉。”

一把鼻涕一把淚,兵部尚書的表情就是如此,不知情的還真能被這段表演給迷惑住。

但是事情到了這個地步,右侍郎柳謙貪腐證據確鑿,沒救了。

而兵部尚書作為柳謙的上司,失察之罪肯定沒得跑,若是一點不知情也說不過去。

嘴硬歸嘴硬,證據也是有,眾人在證據麵前,很自然的選擇了明哲保身,在事情沒有明朗之前,並沒有給兵部尚書求情。

場中,也隻有兵部尚書一個人在演著自己的獨角戲。

直到這時,老朱才算發話。

“夠了,你說不知情便不知情吧!沒有確鑿的證據在前,咱不會動你。”

“現在,先委屈你一下,先進大牢裡待幾天,待水落石出以後,再行定奪,你可滿意?”

兵部侍郎一時摸不著頭腦,包括朝臣也是一樣,就這麼輕飄飄的,關進牢裡了事。

這麼明顯的事,就看你怎麼判了,還等啥,不是多此一舉嗎?

“臣有罪,該進大牢,全憑陛下吩咐。”

老朱咧嘴一笑,說道。

“將兵部尚書給咱帶下去。”

這個流程輕車熟路,兵部尚書很快就被帶離。

老朱見人離開,看著毛驤和鄭士元繼續說道。

“柳謙和駕部司的主事所犯之事證據確鑿嗎?可有遺漏,或是隱情?”

“確認無誤,光是送的禮金便超過了其領取的俸祿,在其府中查出的錢財,就有數萬貫之多。”

“除其參與賭坊的經營,從中牟利所得,其餘還有萬貫的銀兩是從兵部貪汙所得。”

“因為去的突然,賬本什麼的都在。”

“駕部司主事那裡也有明確記錄。”

老朱點了點頭,對於死刑這一塊,老朱還是很嚴謹的。

大理寺做的其中一項,就是複核死刑犯的罪名,看是不是有冤枉的地方。

老朱對於貪汙的人深惡痛絕,但是也不會冤枉一個好人。

得了明確的答複,便說道。

“將柳謙拖去官袍,那個駕部司主事也給咱帶到殿外。”

“諸位隨我一道,去殿外觀刑。”

這次的效率挺高的,問都沒問,直接上刑,雖然證據確鑿,但是效率高啊!

這麼一個事情也有一個極大的參考意義,眾人都在猜想會處以什麼刑罰。

日當午,冬日的天氣雖然寒冷,但是日頭太大,待得久了也不好受。

看著從殿內魚貫而出的一乾高層,排排隊的官員紛紛站直了身子,仿佛等待檢閱一般。

老朱走到殿外,卻是沒有下高台,而是讓人搬了一個椅子在房簷下做下。

出來的大臣在房簷下一個個排好隊,排成了兩排分列在左右。

綁縛的柳謙和駕部司主事在眾人的目光下被捆縛在廣場中的一處地方。

老朱看著一眾文武,心中莫名的哀歎,查出來一個兵部,結果從上到下,都快爛透了。

仔細想想,不知還有多少地方,在自己不知道的情況下,有著各種貪腐的情況發生。

這種事沒發現還沒啥感覺,一經發現,老朱有一種衝動,隻想大辦特辦,將這些人給震懾住。

方能將這股貪腐之風給止住。

曆朝曆代,能夠有效的遏製住這股風氣的並沒有多少可以借鑒的地方。

除了監管,那就是舉報,不然就是黨爭帶出來的。

老朱從一個碗開始,到如今的地位,好學有之,但是也有著自己的行事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