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馥作為敗軍之將,本就身份敏感,又在燕綏的幕僚“有意無意()”的帶領下親眼見識到了豫州軍隊的強大,深感自己和燕綏的差距,便乖乖聽從燕綏的安排進入了潁川文理學院擔任夫子。
他作為潁川人在陽城有一些親朋好友,如今見舊識們不少身居高位,而自己從高處跌落,便不想再去官場上看人臉色。作為爭奪地盤失敗的諸侯,他有自知之明,知道不會得到燕綏的重用,但若當一個閒散人士,他又覺得不甘心。
這時候做夫子的好處就顯現出來了,尊師重道一向是大漢民族的傳統美德。即使沒有官職在身,所有人見到也要恭敬喊一聲韓夫子。再加上在能耐有限的韓馥擔任冀州牧時被公孫瓚和袁紹的夾擊搞得壓力太大,擔任夫子後反而覺得心上一鬆,縱有遺憾,卻不會覺得憤憤不平。
至於袁紹和公孫瓚的仇,強勁實力的燕綏難道會放過他們嗎?見識到潁川翻天覆地變化的韓馥不擔心燕綏的實力,他隻擔心燕綏會不會因為幽州太窮覺得不劃算,所以不發兵攻打公孫瓚。
許攸的心態卻沒有那麼好,縱使有昔日友人的敦敦勸慰,依舊悶悶不樂。抵達陽城沒多久,他就跟校長蔡邕申請調回老家南陽。許攸在東漢朝廷和袁紹手下乾活時候搞了不少銀錢,都用來在南陽老家置業了。
蔡邕不敢擅自審批,畢竟許攸是在中度關注這個名單上的人。他在向燕綏彙報月度總結的時候,便提到了這項。
“一開始就沒指望許攸能做出什麼貢獻來,?()?[()]『來[]#看最新章節#完整章節』()”燕綏擺擺手,沒什麼挽留的意思:“他想回去就批了吧,我會讓錦衣司盯著他的家眷們,免得他背叛豫州搞一些事情出來。”
蔡邕道:“許攸似乎有參加大考之意,我觀其言語之中,多有懷才不遇、氣運坎坷之慨。”
燕綏問:“伯喈覺得此人如何?”
“許攸昔年就曾與冀州刺史王芬連結豪傑謀廢漢靈帝,改立合肥侯為帝,後又投身袁紹麾下謀求改立劉虞,”蔡邕搖頭道:“我觀其言行,並非因天子品行和才能不行而立帝,而是想有從龍之功。”
“是啊,在袁紹麾下因為家人貪汙受賄被處罰,就一氣之下背袁,好歹袁紹也算是他發小,這樣反複無常的人不適合擔任要職,他作為名士發揮下名氣和才能好好上課就行了,班主任的活都不能派給他。”燕綏聳肩道。
“主公說得極是,但許攸有才名,若就這麼調離潁川,可能讓人覺得他心灰意懶,若其在南陽名士中不斷抱怨,可能會影響他人來投奔的心,”蔡邕建議說:“您何不付出些許財帛,大張旗鼓地賞賜給他,然後讓他好好在南陽教書呢?”
燕綏頷首:“嗯,我們收留韓馥、許攸的事情正需要在報紙上大張旗鼓的宣傳,為其付出點財帛,贏得厚道的名聲很劃算。”
“還有一事需要和您稟報。”蔡邕道:“這連續幾日都有人在校門口靜坐示威,被驅逐了幾次後他們就改成發傳單了,上麵寫滿了對您辦官學的不滿。”
其實燕綏業已知曉
() ,剛整合資源成立的錦衣司在收集異動方麵,完全可以媲美大明王朝的錦衣衛。不過她汲取曆史上錦衣衛為了邀功請賞而羅織罪名,不擇手段地擴大牽連範圍,製造的無數冤假錯案的教訓,設立的錦衣司僅有偵察隻能,逮捕、審問都是由公檢法機關,也就是秦朝開始設置的刑部行使的。
為了不引起百姓的逆反,燕綏采納謀士們的建議,規定七歲到十五歲之間的孩童,依舊要繳納人頭稅,但每月進入學堂學習十五日者,便可免交稅費,成績在學堂裡排名前五十者,每個月發補貼。
燕綏安慰蔡邕道:“我大概知道是誰的手筆,不用擔心,我已經命人去抓散傳單的人了。”
豫州大量興辦官學,要求孩童入學的事情很快因為燕綏的強勢作為,各地的諸侯們日生忌憚,袁紹趁機利用自己在士族中的名望,四處散播燕綏要鏟除世家大族,憑借妖言惑眾,要帶一眾教徒上位的謠言,試圖聯合士族及各地諸侯,削弱燕綏的勢力。
“對判斷力弱、容易被洗腦的單純學生下手,”燕綏神情冰冷:“幕後主使會以叛國罪進行審理。”
“那被利用的人,”叛國罪主犯不但會判死刑,還會禍及三族,蔡邕躊躇說:“有些是缺錢的學生,主公這些人雖然是從罪,但罪不至死啊……”
“我明白,他們就好好接受長期的勞動改造吧,終身不得進入官場。”燕綏淡淡道:“我們可是一直有扶貧的政策,學生總不至於餓肚子,在這樣的情況下貧窮可不是叛國理由。”
黃巾軍許多都是餓得活不下去了才造反,而已經享受到豫州政策優待的學生敢造反,這樣的人品就算以後為官,也終成禍害。
不論在什麼地方,背叛都是大罪,能死裡逃生對這些學生來說已經不錯了,蔡邕鬆了口氣:“主公仁慈,是他們不知感恩,竟然被奸人蒙蔽。”他擔憂問:“這樣的搗亂下,我們商業是不是也被針對了?那學校的擴建工程,是否要暫緩啊?”
蔡邕的擔憂不無道理,眾所周知豫州有大量的錢財是來自工坊產出的各色產品,在被豪族針對下,首當其衝的便是雲夢田莊遍布天下十三州的商業。
“收入會下降,但沒什麼大礙。”燕綏擺擺手:“該用錢的地方用就是了,不必擔心。除非那些豪族下定決心既不吃細鹽、香料、紅糖、奶茶,也不用澡豆、白紙等物,不穿棉紗,不蓋棉被,否則買賣怎麼會被禁止呢?”
蔡邕笑道:“自古由奢入儉難,說不定那些人將抵製的口號喊得震天響,背地裡卻覺得隻有我一家也沒有什麼關係,依舊是正常采買呢?”
燕綏撫掌:“正是這個道理。”
“既然如此,老夫就不杞人憂天了。”蔡邕正想告退,燕綏卻說:“對了,我有事情同文姬相商,麻煩伯喈轉告她後天過來府衙一趟。”
蔡邕恭謹應下:“諾。”
燕綏很滿意蔡邕的反應,他完全沒有多問,並沒有因為文姬是自己女兒就起乾涉的心思。
蔡文姬聽到父親的轉述後沉思了
一會兒,心裡已經有了些許猜測。()
蔡邕問:“文姬為何皺眉?主公找你相商,必然是有事情交代啊。”
?想看水墨黛寫的《我在三國經營田莊》第 159 章 進軍兗州嗎?請記住.的域名[()]?『來[]*看最新章節*完整章節』()
“這些時日,文姬雖在學校教書,卻時常被借調到其他政府部門支援,我想這次主公找我,多半與女兒未來從業相關。”
“我看其他夫子,也有因為借調時表現優異,被舉薦參加考核,之後留在部門的。”蔡邕歎了口氣:“這是好事,但父親著實有些擔憂啊。”
“父親不必憂心,一切流言蜚語我已有所準備,之前奉孝也和我聊過留在財務部。”
蔡邕驚訝說:“怎麼沒告訴我?”
蔡文姬無奈道:“我這不是怕父親多想嗎,我要是提到你多半又要提婚嫁之事。”
蔡邕連忙解釋說:“為父不是迂腐之輩,隻是希望你有個好歸宿,有兒女成雙的樂趣啊。”
“女兒好不容易能夠進入官場,這些時日我已下定決心,一旦去了刑部機關,便要有所作為,決不能被生兒育女耽誤了建功立業。”
“等等,我知道女兒心細如發,但為什麼是刑部!”比起刑部,已經有不少女官的財務部、審計署、檢察署等部門對女子的質疑要少很多。在九成以上都是男人的刑部,不但會因為性彆飽受質疑,還因為刑部的性質在官場上受到一些隱性歧視。
刑部在官場士大夫眼中地位要比其他部門低一些,無論是官員還是書吏,都不願意去刑部任職。
“你被借調去刑部的時候天天不開心,我以為你不喜歡那地方。”
“父親,我並非不開心,隻是因為覺得責任重大,心理壓力大。那時候因為白天工作,晚上熟讀律法,所以精神不大好,冷落了父親是女兒的過錯。”
“但你接觸的各類罪犯凶狠狡猾,有時候甚至需要親自監斬,看人頭滾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