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策今年十六歲,但個頭一點都不低,和法正一樣都是七尺五的男兒。但和法正、諸葛亮和龐統三小隻不同,他的性格十分開朗外放,幾乎將朝氣蓬勃四個字寫在了臉上。
他踏著輕快的腳步走進了軍帳,看到法正的時候愣了一下。沒想到這位軍師這般的年輕,看上去和自己差不多。相貌也是頂尖的,在學校中都能評一評十大美男了。當然,在他眼裡,還是不如自己好兄弟周瑜好看。
果然自己要努力啊!立功要趁早,不然都追不上公瑾晉升的速度了!
他連忙將心思和視線收回來,整了整衣衫,先同有軍銜的三人行禮,然後便在諸葛玄的邀請下,分析起來了舒縣潛入的路線和突襲作戰的可能。
聽孫策侃侃而談之後,諸葛玄很是驚訝:“沒想到你連作戰計劃都想好了,這功課做得真不錯。”而且一句多餘的廢話都沒有,思路也很清晰。對於一個沒上過戰場的學生來說,很是難得了。
荀彧也驚豔地頷首:“不愧是皇甫將軍教出來的學生,很不錯。”
難怪主公會費那麼大的心思在學校招生、擴建、師資引進和宣傳上,等學生們大量畢業走上官場,他簡直難以想象那時候是什麼樣子,會不會是報紙上描述的“新青年世界”模樣?
其實還多虧了周瑜給自己的指點,孫策露出了一個高興的笑容,但想起周瑜說的“在主帥麵前必須要謙遜,絕不能露出驕傲自滿的模樣,不然就彆想出戰了”,連忙微低下頭,低調地說:
“屬下不敢居功,隻是多虧了同校長學習兵法,隨行的好友周瑜又恰好是舒縣人,對當地風土民情和地形極為熟悉,我們才想到了這麼一個法子。”
這是周瑜想到的保全家人最好的辦法了,若是兩軍對峙,父親和族叔們肯定上戰場。按照兩軍的士氣和實力,硬碰硬守城的話,舒縣守衛必定是死了一批又一批。
即使廬江郡太守杜康林林總總能夠調動數萬兵馬來救舒縣,也不是這些已經北伐和打過荊州的一萬精兵對手。
一旦陷入戰爭的泥沼,豫州陣營喜歡衝鋒陷陣的好友孫策也會有危險。縱使主公叮囑過周隊長不要讓實習生們輕易涉險,但經不住孫策他們想主動請纓和立功啊。
“便依計劃行事,這樣我們也不需要後續援軍。”荀彧道:“隻要後勤部隊來接手廬江郡就可以了。”
同化潁川郡外的其他豫州諸郡,以及後來占領的荊州可給他們提供了豐富的經驗。如今,在受降方麵,豫州軍隊都有一套熟練的流程,保證過程中不流失財產和傷及無辜。
“陳宮和許褚還在南陽郡等著我們飛鴿傳說喊增援呢。”諸葛玄笑道:“陳公台在信裡說兵和糧草都準備好了,許褚天天在軍營的大門口打磨他那兩把大錘子呢。”
“那可要讓他們失望了,”法正自信滿滿地挺著小胸脯道:“待我們拿下廬江郡,就地補充兵馬和糧草,以戰養戰,都不需要勞民傷財。”
這小子也很狂啊,沒有官職
老老實實退到一邊的孫策暗道:有點羨慕,我什麼時候才能揮斥方遒?
回去後,他就去找周瑜了。
聽完孫策的複述,周瑜沉思了一會兒。
“公瑾?”孫策抱怨說:“怎麼說你也是有官職在身的人,怎麼不讓你去帳中議事呢?”而且,周瑜官職還不低啊。
“畢竟周家在廬江郡是數一數二的大族,我理應避嫌。”周瑜道:“是我主動提出來的。”
家族都在舒縣的周瑜有些擔心:“隻希望父親能夠看清形勢,不要輕易抵抗。”
“彆擔心,”孫策拍了拍他的肩膀,安慰說:“不是說好了我打開城門後就直奔你家,勸說叔父他們麼?”
周瑜勉強一笑,但眉宇間的愁緒並未散開:“我有些不明白,我為什麼會在攻打廬江郡官員之列。”
“船到橋頭自然直嘛,說不定主公根本沒想那麼多,你知道主公唯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