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甫嵩道:“報紙頗神奇,不知道使君是怎麼做到的,竟然能在短時間內抄錄那麼多份,聽說整個陽城都有?”

畢竟那報紙上除了天下大事、當地新鮮事兒、還有文采斐然的文章和引人入勝的小說。光那可怕的字數謄寫,就足夠令人將筆都寫禿了。

“我遊行在外時,曾見識蓬萊的印刷術,那邊比內陸發展要早上千年,已在用活字印刷術。”燕綏笑道:

“將印刷術和改良的造紙術引進潁川後,就有了報紙,現在已經開始逐步推廣到整個豫州,甚至由行商帶到天下十三州了。”

“真是不可思議。”

燕綏覺得鋪墊夠了,於是奔主題:“如今董卓已死,我想讓天下人知道涼州軍不過是強弩之末,無需再懼怕,不知道您可願助我一臂之力?”

皇甫嵩斟酌問:“您是要在報紙上刊登文章?”

燕綏提出的要求也很正當:“正是,希望皇甫將軍做個見證,同時希望您呼籲眾諸侯各司其職、善待百姓。”

有名滿天下的皇甫嵩作保,她這斬殺董卓的功勞誰都奪不走。而且如今天下十三州,知名度最高的兩個人,就是皇甫嵩和董卓了。

不過一個是威名顯赫,另外一個是聲名狼藉。

畢竟對方救了自己一家性命,投桃報李,合該稱讚燕綏。

但出於謹慎考慮,皇甫嵩決定自己寫,免得曲解為攻擊朝廷:“這個沒問題。”

皇甫嵩喚兒子取來紙筆,他雖然是將軍,卻也是遍讀儒書經典,下筆如有神。不多時,就寫下了一封告天下書給燕綏。

“有勞您了。”燕綏心滿意足地將書信揣在了懷裡。回頭讓戲誌才潤色一下,有無論在百姓還是士族中威信都很高的皇甫嵩作保,何愁自己聲名不顯?

這個年代,士族自持高人一等。有資源的世家更是覺得自己是人上人,根本不作向下的觀點輸出。

這也就是為什麼當初張角的“太平道”能夠迅猛發展,甚至侵蝕到了中下層士族中,在都城官府裡都有內應。

燕綏看到了這塊大片的空白,所以才不計代價地推廣報紙。

除此之外,還有一點非常重要,那就是興辦教育,將以後成才的人都置自己的三觀影響之下。

她想人儘其用,既然皇甫嵩不想摻和到興兵攻打其他諸侯裡麵,還有另外一件事情可以交予他做,而且一定會吸引到天下的注意力,燕綏斟酌開口說:

“我知道您曆經官場浮沉,需要休養生息一段時間,不才也不好冒昧打擾。但眼下有一件大事,非將軍不能勝任呐。”

“哦?使君旗下人才濟濟,鄙人才是愧不敢當啊。”皇甫嵩客套道。

他心下也是好奇,燕綏會提出什麼要求來?反正行軍打仗的事情他一定會拒絕,除非朝廷正式任命,他不想聽命任何人。

“想來您也知曉了,現在百官暫時居住的地方,本是計劃作為師生宿舍的。”燕綏笑道:“不過現

在生源還沒有招滿,所以不論是教學樓還是宿舍樓,都還沒利用起來。”()

皇甫嵩感歎說:“同房間數和占地規模來看,這至少是要招收三千名學子啊!”

∟本作者水墨黛提醒您《我在三國經營田莊》第一時間在.?更新最新章節,記住[()]∟『來[]+看最新章節+完整章節』()

“以後隨著學科的細分,可能遠不止這個數。”燕綏笑著說:“學校周遭還有許多空地,”

皇甫嵩不解問:“學科細分?”

“這世間有那麼多的行當,每個行當都有頂尖的優秀人才,”燕綏痛心道說:“但是因為瘟疫、戰亂等天災人禍,許多知識和手藝都失傳了。”

她這番話可謂是真心實意,不管是木牛流馬還是華佗的外科手術,哪個放在現代不是炸裂的存在,因此說起來態度尤為真摯。

皇甫嵩縱橫官場這麼多年,對分辯情緒還是有一套的,自然察覺到了燕綏的一番決心。

燕綏繼續道:“我想若是有學校能招募各個行業的頂級人才,讓他們傳道受業解惑,百姓都會因此受益吧,那天下也就安寧了。”

皇甫嵩很是驚訝,沒想到還可以這樣。

千百年以來,從來都沒有人專門為此成立學堂。前些年,洛陽倒是有試著辦學堂。比如太學,專門教授士族出身的年輕人儒家經典。

再比如鴻都門學,是為了迎合漢靈帝的嗜好,讓貴族子弟去學習詞賦、字畫。在其他地方,隻有為了本族子弟開設的小型學堂,學習孔孟之道。像燕綏這樣有這般誌向的,他還是第一次見。

他想了想,覺得自己在豫州,總得做些事情,能將平生所學傳給後人也好,反正不想再出仕了。

所以皇甫嵩也沒拒絕,而是詳細問起來:“那使君是打算細分哪些行當呢?”

這個燕綏最了解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