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魏管事依照文件後麵所附小字,先按照年齡和性彆將人劃分為十五組,每組十人。這是燕綏參考史書記載的屯田之法和眾人商量後定下的。
莊子都是按照這樣的方式進行管理,除了兒童不統一編製,其餘人十人為一組,選出一組長,百人為一屯,設屯長。
另外,根據職能的不同,燕綏在田莊仿照現代公司治理架構,設置了各個部門及管事。饒是荀彧,也不得不佩服燕綏治理有方,把莊子管得井井有條。
此外,莊子還設有護衛隊和巡邏隊,分彆設正副兩位統領,如許褚和典韋就是護衛隊的正副統領。
魏管事輕咳了一聲,著人帶來了百來個手掌大的薄木板,高聲宣讀:“這木牌以後就是你們身份的證明,以後要憑牌子去領飯,知道了嗎?”
眾麵黃肌瘦的流民卑微應道:“明白了,大管事!”
魏管事卻不擺架子,他擺擺手:“叫魏管事就行,現在你們按照每組排隊,分成十五列。”
荀彧有點疑惑地看著他,不知道魏管事要作甚。隻見魏管事坐在了旁邊的胡凳上,下屬抬過來了一張高得過分的桌子——據說是莊子很流行的胡桌,上麵置有筆墨硯。
因為擔心坐胡凳上不雅觀,荀彧沒有看魏管事的袍子。
“荀先生,我字寫得不好,若是您不嫌棄,一會兒請您也試試。”魏管事笑著,開始在木牌上逐個寫下:“甲1、甲2、甲3……甲10。”
荀彧記性很好,暗暗記住這看齊奇怪的筆畫,猜測道:“這便是數字了。”他見管事下筆如行雲流水,這樣的標記果然很快。
魏管事笑道:“沒錯,下麵我再來寫乙1、乙2、乙3……其實所有的數字都能用這些字符畫出來,同我們漢字是一樣,不過書寫起來特彆簡便,不識字的人也能很快運用。”
漢代戶籍的編纂更為複雜,荀彧一聽就明白了,這是簡版的戶籍證明。比起驗傳、路引要方便許多,非常實用。當然,這樣的牌子也容易造假。
但在這相對閉塞的田莊裡麵,突然冒出來一個陌生編號或者和人重複的牌子,非常容易識破。所以這樣的統計法子,在莊子裡應當是效率最高的。
荀彧悟性很高,隻看了甲乙的編號,就能自如寫丙後麵的編號了。魏管事讓木工沿著墨跡簡單雕刻,很快木牌就分發到了人們手裡,成了他們分配房屋、領取任務、衣物和糧食的憑證。
魏管事現場教學,讓每個人把阿拉伯數字翻來覆去念了幾遍,又讓其以手指為筆,學會辨識自己的編號,方才道:“以後你們就按組耕種,組裡少了一個人,整個組都要受罰,知道嗎?”
流民們誠惶誠恐應道:“謹遵管事命令,我們決計不會逃,也不敢偷懶。”
魏管事負責收留流民至今,已經很有經驗,莊子裡對小孩要寬待許多:“小孩可以不耕種,趙管事專司雞鴨牛羊飼養,你們吃完飯跟著她走,以後白天做活,晚上去識字。”
聞言
,孩子的父母一喜,在外他們要緊衣縮食,想方設法送孩子去讀書習字,往往一家子辛辛苦苦攢錢隻能送孩子去做個工匠,連讀書的紙筆都買不起,遑論給夫子的入塾費和拜師禮。
沒想到莊子竟是要教習所有的孩子,他們對莊子的忠誠度自然是上了一個台階,為了孩子以後能有出息,死活都不會走了。
魏管事繼續吩咐:“其餘人等,用完飯都必須下田,以後不出力就沒有飯吃,明白了嗎?”
眾人齊聲應道:“明白。”
魏管事卻喝道:“我沒聽清,明白了嗎?”
眾人連忙高聲應道:“明白了!”流民們哪裡見過這等陣仗,這莊子的治理和富庶程度太出乎他們意料了,連兩位前來的管事都是那麼不俗。
“眼下天氣炎熱,就暫不發新的衣袍。等你們做活賺足了工分才能兌換秋冬的衣服。莊子裡不養閒漢,有人偷懶要及時上報,不然一組都要受到處罰!”
宣讀了注意事項,魏管事才放迫不及待吃東西的流民去用飯。
流民新入莊,自然是不能去食堂的。按照莊主的吩咐,必須要觀察七天,確定流民身上沒有帶著疾病,才能重新編號和分組,再和莊子中其餘人衣食住行在一起。
而這批流民比較特殊,有攻占縣衙和大戶的前科,為防止其再起凶性,觀察的時間必須得延長。趁此時間,魏管事正好弄清流民身上的本領,以便日後各司其職。
荀彧掏出絲帕,性喜潔的他仔細擦乾了手上殘留的一點墨汁:“魏管事怎麼沒按照紙上所言,讓他們競選組長?”
魏管事笑道:“且先讓他們每組之間熟悉一下,明日考察了每個人身上本事再選。”
荀彧蹙眉:“日後當真要免費分他們種子耕種?若是忍不住吃了,豈不是白白浪費?”他在田莊幾日,已見識了沉甸甸的高產麥穗和各種奇花異果。
若放在外頭,這些種子皆是令豪強貴族一擲千金、爭相購買的好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