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閣老回京之後,曾經得罪過他的官員,尤其是彈劾過他的言官,簡直聞風喪膽。
姚濱果然“不負眾望”,在短暫的過渡期後,便開始大刀闊斧的整頓吏治。
先是利用霜降前後的朝審,集合三法司複核案卷,盤查秋後將要處決的囚犯。這一查,便查出了上百起冤案,從地方到中央,涉案官員一擼到底。一時間人人自危,竟有不少並未查處的貪官主動辭職,貪腐的風氣為之一清。姚濱仍不滿意,還要向貪墨的官員追贓,老子還不清兒L子來還,兒L子還不清孫子來還。
整頓過貪腐之風,他又將矛頭對準瑟瑟發抖的言官,要求言官奏事要有實據,對自己的言論負責,並將其納入吏部定期考核,再有風聞言事而審問全虛者,按律處分,有藉風聞挾私報怨者,罪加三等。
這些舉措的效果是立竿見影的,如是兩年,吏治煥然一新,這是後話。
姚濱是個狠人,狠勁兒L裡透著一種沒有後顧之憂的決絕,被整慘了的官員們,當麵唯唯諾諾如聳立的小雞,隻能背後嘲諷他沒有子孫。
這樣一番折騰下來,各地都出現了官員缺額到現象,吏部衙門每日燈火通明,官員徹夜加班,忙著補齊這些空額。相傳趙淳在平江府繼續清丈田畝,用各種手段“騷擾”鄭家,要求他們退還兼並的土地,平江府鄭家,也就是前任首輔鄭遷家裡,正托關係給趙淳升官呢。姚濱索性順應他們的心意,將趙淳升為巡撫,兼都察院右僉都禦史。
鄭家直接傻了眼,他們希望將這位瘟神送到其他省份,可沒讓他原地升級啊。
大權在握的趙淳“變本加厲”,鄭家不肯退田,便展開調查,將鄭遷的長子和次子投入了大牢。鄭遷退還了一半的耕田,卻隻撈出了次子,長子鄭瑾因罪名過重,被判發配鹽場服勞役,就是這個判決,還是在沈聿多方協調之下的結果。
趙淳對其他豪紳如法炮製,鄭遷一退田,也多多少少跟著退了一部分。這期間,趙淳的兒L子趙盼遭遇過綁架,行轅裡也進過賊人,所幸最終都化險為夷,清丈工作隻能這樣艱難的進行著。
……
北直隸各府,有不少人收到了“雀兒L山書院”的邀請函。這些人並非名士鴻儒,也不是在野遺賢,甚至所處的行業都有些“特殊”,忽然被邀請去書院教書,一個比一個還要摸不著頭腦。
首先是欽天監副羅無極,他正埋頭在浩如煙海的天文資料裡,研究各省份日食與月食發生的規律,就收到了一份邀請函。
欽天監的官員與太醫類似,是家世傳承的,不許從事其他職業。但欽天監俸祿極低,風險卻很大,因為出錯太多是要被問罪的。
官員們天天占星星觀天象,晝夜顛倒,即便白天不睡覺,也常在外麵給人占卜算卦賺外快。羅無極也想賺外快,不過他不喜歡故弄玄虛的糊弄人,因此家境極為清貧。
恰好天上掉下來一個賺外快的機會,請他兼職去書院做天文先生,傳授天文律曆,並擔任天
文學研究組的組長。()
這都什麼亂七八糟的?
?本作者王廿七提醒您《我親爹是當朝首輔》第一時間在.?更新最新章節,記住[()]?『來[].看最新章節.完整章節』()
他們這行向來是父傳子子傳孫,不是刻意藏私,而是沒人願意研究這一行,更沒聽說過有書院開天文課。
不過……羅無極翻看著邀請函的附頁,每月出勤八次,每堂課三錢銀子的課時費倒是他真正需要的。
……
第二和第三位是薊鎮神機營中的兩位基層武官,這兩位曾在抗倭戰場上受過重傷,在姚濱和沈聿整頓軍備的過程中慘遭裁撤。
看著這些殘兵老將被迫離開,周將軍心如刀絞,再次找到沈聿稟明下情,請朝廷撥款撫恤。但撫恤銀也終有花完的一天,這些人脫產已久,除了打仗沒有彆的本事,再加老邁殘缺,未來的生活可想而知。
雀兒L山書院此時邀請兩位武官去做教官,教授兵法戰陣,包食宿,可攜帶家眷,月銀三兩,加課時另算。一年三十六兩是什麼概念?足夠養活一個五口之家,還綽綽有餘,何況人家包食宿,這些錢完全可以攢下來養老,甚至回老家置一點產業。
這實在是雪中送炭的舉動!
可是——周將軍親自翻閱了這份奇怪的邀請函,書院裡為什麼要教這些?
……
第四位是邢州府通判,十分擅長水利河務,在任數栽,積極組織民夫清淤疏浚、加固堤壩,使得黃河在邢州境內的河段從未發生過洪澇災害。結果在朝審的期間,上司出了點經濟問題,一起被拖下了水,可惜了一個水利人才。
第五位是京城最大的行醫世家金家……的一個旁支,叫金方海,在城北開了一家醫館,因為規模太小,時常在嫡係麵前感到自卑。
自卑久了就有點心理變態,喜歡收容一些其他醫館治不了的疑難雜症,即便是路邊的乞丐得了重病,都得撿回去治好,不計成本。
這樣的經營方式能賺錢才見鬼,不過懷安也有辦法,在信中告訴他,隻要答應來雀兒L山書院做醫學院院長,就可以擁有一大批徒子徒孫,屆時桃李滿天下,自成一個流派,在人數上就能壓倒嫡係。
金方海一捂胸口——糟糕,是心動的聲音。
第六位也是世家出身的醫生,但是一位女醫,名叫蘇葉,擅長婦科和小兒L科。在這個婦科病羞於啟齒的時代,女大夫少之又少,不少婦人請她上門診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