榮賀一呆,他的妹妹乳名叫承寧,可惜當年先帝不待見祁王府,年幼的妹妹等不及賜封號、入宗譜,就夭折了,至今提起來,隻怕大多數人不知道祁王府有這樣一個孩子存在。
如今他終於又有了一個妹妹,叫承歡。
皇帝嘴上不說,心裡對承歡的喜愛卻難以掩飾,他力排眾議,封承歡為榮安郡君。
公主子女屬於外戚,而郡君封號在國朝是用來封宗室女的,異姓郡君從開國至今也隻有一位,承歡是第二位。
……
年底廷推,沈聿入閣板上釘釘。
一時間,打聽懷薇婚事的人逐漸變多,許聽瀾不想趕在風口浪尖上做決定,便和丈夫商議著,以季氏身體不佳為由,將懷薇的婚事壓上一壓。
結果這樣一來,又開始有人打聽懷安的婚事——懷安過了年也才十四歲。
懷安自鳴得意的說:“這麼看來我還挺受歡迎的!外麵怎麼傳我?是不是才高八鬥風度翩翩?”
沈聿啼笑皆非,對妻子道:“既然你才高八鬥風度翩翩的兒子沒意見,不如從中選個良配,先把親事訂了吧。”
懷安嚇得忙拉住爹娘的手:“我開玩笑呢,開玩笑呢!”
東南的風帶來開海的消息,外公的信件中提到,市麵上的絲綢棉紗供不應求,價格直翻五倍。庫存絲綢已全部出手,彙票托給了安江縣最好的鏢師押運,正在路上。
懷安借著開海的紅利大賺一筆,規劃著這筆巨款,一夜未眠。
這一搏,連皇帝和太子也各自發了一筆橫財。
正因如此,承歡郡君的周歲宴十分隆重,長公主府門前的街道上紮起了彩樓,四處張燈結彩,喜氣洋洋,府門用上千盆姹紫嫣紅的鮮花裝點,更是絢爛奪目。
皇帝一改往日的節儉,鉚足了勁要給外甥女辦一場盛大矚目的周歲宴——也不知是在跟誰慪氣。
宮中賞賜不斷,皇帝皇後親自駕臨長公主府觀禮。
天空一碧如洗,萬裡無雲,連皇後都說:“真是個有福氣的孩子,連老天爺都在給她賀壽!”
承歡剛剛學會直立行走,一早就換上了宗女的衣裳,拎著一把小木劍在殿前寬闊的廣場上奔跑“砍人”,被砍的除了榮賀就隻有懷安了,被小承歡追著在院子裡跑,不跑不行,跑得快了也不行。
抓周禮是皇後和長公主親自過問過的,殿內正中央置一張寬闊的大案,上麵擺著儒、釋、道三教經書,筆、墨、紙、硯文房四寶,另有賬冊、算盤、印章、銅錢等理賬器具,繡線、梭子、花樣、剪刀等女紅用品,琳琅滿目,應有儘有。
承歡爬過去,抓起一隻銅磬抱在懷裡敲擊。禮讚官唱佳讖,堂下一片鼓掌賀喜聲。
皇帝險些被一口唾沫嗆著,這東西他眼熟啊,先帝當年修道整大活的時候常用這類法器,這孩子彆是隨了祖父,長大後也去修道煉丹吧?
片刻他才回過神來,這東西是怎麼混進去的?必定
是周息塵那個牛鼻子帶壞他的外甥女!
聽掌管東廠的方泰說,長公主月事腹痛難忍,太醫的藥方不管用,周息塵就在她肚子上畫符,居然還真被他畫好了。
臭不要臉的!
太醫院的太醫也真夠無能,還不如個牛鼻子……
“陛下,()”皇後在一旁提醒,“陛下。?()?[()]『來[]?看最新章節?完整章節』()”
皇帝才從思緒中回過神來,他還必須裝作十分欣喜的樣子,贈上賀詞、饋送賀禮、宣布開筵。
……
承歡滿周歲後,溫陽公主便又升起了南下遊玩的心思,這次是去繁華富庶的江南,不去禹州。皇帝拿她沒有辦法,隻是有一點,承歡還太小,必須留在京城。
從那時起,一直到承歡四五歲開蒙,一年起碼有半年時間是養在皇後的坤寧宮中,莊嚴而暮氣沉沉的宮殿因為承歡的到來重新響起了歡聲笑語,淡然平和已久的皇後,仿若開春的柳樹,變得容光熠熠。
皇後視承歡如親女,榮賀去坤寧宮請安的次數也更勤了。且課業之餘,每天都要抽出半個多時辰陪承歡玩耍,仿佛他一直有這樣一個妹妹,從沒離開過。
皇帝更不必說,他巴不得永遠把承歡養在宮裡,免得讓周息塵那個牛鼻子教她畫符做法!這是後話。
……
鄭瑾在周歲宴之後親自上本,彈劾皇帝奢靡鋪張。
如今流民問題仍未紓解,北狄虎視眈眈,雖則開海收取關稅,減輕了朝廷的財政負擔,但也不應作“窮人乍富,腆胸疊肚”之態,如此靡費的為一個外戚女舉辦周歲禮。
昔日漢文帝劉恒,與皇後親事農桑,在位二十四年不添宮室、車馬、輿服,將裝竹簡的套子縫起來,作為宮廷的帳幔,留下千古佳話。
陛下貴為天子,當效古之賢君,厲行節儉,為天下百姓表率雲雲。
鄭瑾跟皇帝作對慣了,皇帝看在首輔兩朝元老的份上,從不與他計較。但他顯然沒見識過溫陽長公主的脾氣手段。
已經乘船沿運河南下遊玩的長公主殿下聞此消息,特意繞道鄭瑾的老家,派錦衣衛見了幾l個人,問了幾l句話。沒過多久,鄭瑾在南直隸鄉試中找人代筆的事被捅了出來,舉朝嘩然。
這段陳年舊事,鄭閣老是真的不知內情,鄭瑾在老家應鄉試的時候,沈聿還沒進京趕考,鄭閣老忙於在中樞立足,壓根沒空管兒子應試的事。
後來鄭瑾考取了功名,與前任小閣老吳琦一樣,靠父蔭在朝中立足,可畢竟也是靠著舉人身份和父親的麵子才能留在京城擔任要職。
科舉舞弊對於仕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