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4章參見顧將軍(1 / 1)

朝天子 風塵落雨 1786 字 1個月前

崇北關

中軍大帳內站滿了身披鐵甲的武將,琅州衛所有參將以上的軍官全部到場:

副總兵董壽;

指揮僉事褚北瞻、遊康,他還兼任鋒刃營主將,另一位僉事兼任宇字營主將的耿宇已經於前幾天戰死;

鳳字營秦熙、望北營安建、陷陣營蒙厲、先登營曾淩川、壽字營韋風成、平鄉營莫方、錦新營郭奇。

前日大敗琅州衛折損了兩營兵馬,葛靖大怒之下取消了宇字營、錦新營番號。

所以錦新營這位郭將軍雖然還保留著參將的品階,實際上手下隻剩一兩百號殘兵了。

十幾名武將鐵甲錚錚,這些人往這一站就代表了整個琅州衛。

軍帳中寂靜無聲,每個人神色各異。

他們在等,等剛剛接管琅州衛軍權的顧思年。

雖然官方說法是遊峰身體抱恙、無法領兵,但在座的都知道一定出了變故!

這位遊總兵怕是因為戰敗,被葛靖直接廢掉了兵權,以後的琅州衛弄不好就是顧思年說了算。

“顧將軍到!”

伴隨著小六子的高聲朗喝,一道頗為健壯的身影邁步而入。

“轟!”

所有人紛紛抱拳:

“參見顧將軍!”

顧思年雖然是去年冬升任副總兵的,但從那之後幾乎被遊峰雪藏,再也沒去過前線。

嚴格意義上講,這是他第一次以琅州前線最高指揮使的身份出現在眾人麵前。

以褚北瞻為首的一幫嫡係極為振奮,幾乎是吼出來的。

他們追隨的大哥,正在一步步地走向琅州衛的最高處。

而董壽卻是黑著臉喊出“參見顧將軍”。

遊峰倒了,自己又被扣上了遊峰親信的帽子。

如今顧思年備受葛靖喜愛,怎麼可能會給自己好臉色?在他看來自己的從軍之路已經走到頭了。

當初第一次見到顧思年時,他還隻是個跪在地上乞求幾百援兵的都尉。

董壽是親眼看著他從都尉到參將、指揮僉事、副總兵。

直到現在,自己都得向顧思年彎腰行禮,聽令而行,這種攀升速度簡直駭人聽聞。

有時候董壽甚至會後悔,如果當初幫助顧思年的不是何先儒而是自己,今日會不會又是另外一番局麵?

指不定自己都坐上琅州衛總兵的位子了。

最後就是遊康了,遊峰出事,他這位義子最為擔憂,臉上滿是困惑,直到現在他還不知道發生了何事。

“好了,諸位將軍免禮。”

顧思年端坐在椅子上,掃視帳內一圈:

“想必大家都已經接到了葛大人的軍令,從現在起琅州衛所有兵馬歸我節製。

違抗軍令者,本將可以就地處斬!

當然,我顧某不想為難任何人,更不想在前線砍下誰的腦袋。

我想要的就是帶領大家擊退拓拔烈,保邊關安寧!

這一戰,萬分重要!”

眾人齊聲應喝:

“末將等必謹遵軍令!”

“那咱們閒話少說。”

顧思年抬頭看向遊康:

“遊將軍,麻煩你先介紹一下前線的情況吧。”

這些天遊峰與董壽回琅州複命,靖邊城一線所有軍務都由他掌管。

遊康收起了紊亂的思緒,介紹道:

“我軍戰敗之後,所剩兵馬全部收縮進入靖邊城。

鋒刃營、平鄉營外加鄉勇,總計兵馬不到八千,依托堅城不停地加固工事,防止燕軍來襲。

而拓拔烈則將燕軍大營往前推進了二十裡,距離靖邊城隻有四十裡,三萬兵馬虎視眈眈。

燕軍借著大勝之威、士氣正盛,幾乎每天都會派兵到城外挑釁逼戰,我軍兵力不足,隻能固守待援、拒不出戰!”

說到這裡,遊康一臉的悲憤,這種被敵人壓著打不敢冒頭的滋味可不好受。

“拓跋烈是帶著草原大汗的命令來的。”

顧思年並沒有過多的吃驚:

“咱們要儘快擊退燕軍,他也要儘快攻破靖邊城,一雪前恥。

一個皇子死了,北燕的臉都丟乾淨了,所以他比我們要急,扣關逼戰在所難免。”

褚北瞻抱拳道:

“敢問將軍,咱們下一步該作何安排?”

“當然是向靖邊城集結兵力了。”

顧思年轉身麵對地圖,手掌在上麵一劃拉:

“鳳字營、望北營、陷陣營、先登營、平鄉營五營兵馬,全部進駐靖邊城,外加原有的鄉勇民夫,咱們把拳頭捏緊,與燕軍對陣。

鋒刃營、壽字營兩營主力在靖邊城往南二十裡紮營,大軍一字排開,作為第二道防線,防止燕軍從靖邊城周圍的空隙中滲透進內地。”

眾位將軍頗為錯愕,琅州衛現在就剩七營兵馬,顧思年這一番部署已經將七營全都調動了,那崇北關一線怎麼辦?

不要了?

“我知道大家的困惑。”

顧思年有條不紊地說道:

“但你們要清楚,今時今日的琅州防線不像以前了。

有了靖邊城,咱們沒必要還一直關注崇北關一線。

將主力全部集中在前沿,方才能與三萬燕軍一搏。

隻要能把燕軍擋在靖邊城外,崇北關一線形同虛設又如何?

換句話說,如果我們連靖邊城都沒守住,再退守崇北關又有什麼用?所以想要贏,必須將戰場放在靖邊城以北!”

“有道理~”

遊康若有所思地點了點頭:

“我讚成。”

顧思年看向了董壽,心平氣和的問道:

“董將軍覺得這麼安排是否妥當?”

雖然顧思年已經十分客氣,但董壽卻十分冷漠,淡淡的應了一句:

“如今是顧將軍掌兵,您儘管吩咐,我們聽著便好。”

眾人的眉頭不自覺的一皺,看來董壽心中怨氣很深啊

但顧思年也沒說什麼,朗聲道:

“那就這麼定了,七營主力全部向前沿集結,軍需物資會從琅州源源不斷地運過來。

另外,勞煩郭奇將軍留在崇北關,整頓三城的鄉勇民夫,這一線的防守就交由你了。

大隊燕軍我們會擋在靖邊城以北,但若是有小股遊騎入境,郭將軍得率兵將其撲殺!”

“遵命!”

郭奇毫不猶豫地應了下來,反正他麾下兵馬已經死乾淨了,到靖邊城無非當個空頭將軍,留在崇北關反而是最好的結果。

“行了,諸位將軍都退下吧,儘快出發!”

“諾!”

眾將魚貫而出,唯有遊康慢了一步,遲遲不願離去。

“怎麼了,遊將軍還有事?”

顧思年眼眸微凝,其實他已經猜出遊康想要問什麼。

遊康咬了咬牙,沉聲道:

“雖然顧將軍已經官升副總兵,按理來說是我的上司,但我遊康還是想稱呼你一聲顧兄。

我心裡有個疑問,若是顧兄拿我遊康當朋友,就請實言相告!”

遊康的表情很凝重,現在他沒拿顧思年當成上司,而是同袍兄弟。

“你是想問,遊總兵到底出什麼事了?”

“對!”

“遊兄,有些事不一定非要知道真相的。”

“顧兄,遊總兵是我的義父,對我恩重如山。”

遊康很認真的說道:

“我隻想聽你一句實話,他到底是身體抱恙,還是出了事?”

顧思年苦笑著搖了搖頭:

“實話跟你說吧,遊總兵聯手衛家,想要奪去我的兵權,但衛家貪墨軍資一事暴露,衛湖還送給遊總兵一大筆銀子……”

顧思年娓娓道來,將整件事和盤托出。

他不想欺騙遊康,在他眼裡遊康與遊峰是不一樣的。而且大戰在即,他不想這麼一位悍將帶著疑惑上戰場。

聽完所有,遊康既沒有憤怒也沒有不甘心,眼神中隻有一絲落寞閃過:

“果然啊,被我猜中了。

其實義父對你的所作所為,我都看在眼裡。

可惜,我勸不住他。”

遊康雖然耿直,但也不傻,他敬重遊峰、也敬佩顧思年,他不願意兩人起矛盾。

但夾在中間的他無能為力。

“遊兄。”

顧思年輕輕拍了拍他的胳膊:

“我與遊總兵之間的事與你無關,我希望你也彆多想。

聯手抗敵,擊敗燕軍才是最重要的!”

“好!”

……

“喔喔~”

“呦嗬~”

靖邊城外,百餘名燕軍正在城牆外儘情馳騁,揮舞著彎刀肆意譏諷城內的守軍:

“你們這些縮頭烏龜!敢不敢出城與我大燕一戰?”

“他們不敢的,哈哈,都是膽小鬼!”

“膽小鬼,哈哈哈!”

猖狂的笑聲讓城內的守軍氣得滿臉通紅,一個個咬牙切齒。

自從上一次戰敗之後,燕軍每天都會抵近城牆挑釁,這些騎兵的距離也控製的很好,一直遊離在弓弩的射程之外,讓你摸不到他一根毛。

一百餘騎縱橫往來,身後還有兩三百的步卒。

那些步卒更為囂張,直接躺在平地上睡起大覺,偶爾三三兩兩的攀談大笑,譏諷聲不絕於耳。

這些燕軍也不攻城,一味的挑釁。

因為拓跋烈覺得攻城並不是上策,逼涼軍出城決戰才是最妥當的方法。

如果就這麼幾百人,涼軍早就一湧而出將他們殺得乾乾淨淨了。

可就在這夥燕軍後方約莫兩三裡地的位置,還停留著一支兩千人的燕騎。

這夥騎軍嚴陣以待,涼軍稍有異動他們便會趁勢殺出。

領頭的是一名光頭騎將,馬背上掛著一把彎刀,咣當作響。

“將軍。”

一名屬下抱拳道:

“都已經罵了半天了,估摸著涼軍今天不會出來。

要撤嗎?”

“這群孬種,真是廢物。”

光頭燕將不屑的撇了撇嘴:

“整天浪費老子的時間,算了,先走吧,明天再來!”

“諾!”

“傳令,兵馬回營!”

“撤!”

就在這些燕軍三三兩兩的收拾行囊,調轉馬頭準備後撤的時候,他們陡然覺得大地一陣顫動。

“轟隆隆~”

那扇緊閉了許久的靖邊城大門也緩緩打開:

“嘎吱~”

“轟隆隆~”

一支黑色鐵騎就這麼毫無征兆的從靖邊城內殺了出來。

光頭騎將先是一愣,隨即就目光森然,咬牙切齒的喝道:

“鳳字營!”

www.biqu70.cc。m.biqu70.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