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輸機轉直升機,再送到病房內,淩然再抬頭看表,道:“4小時37分,慢太多了。”
原本正在準備手術,並準備擊掌相慶的醫生們互相看看,都察覺到了一絲嚴重的氣息。
“時間卡的這麼嚴?”馬硯麟低聲嘀咕:“手術要求也會跟著起來吧。”
餘媛嗬嗬的搬著踏腳凳,她今天沒資格上台,隻是為了站的高一點能看到現場的手術,因此心情放鬆的道:“轉運千裡回來的病人,淩醫生的要求會更放鬆嗎?”
她話音剛落,霍從軍已是率先走了進來。
“你們淩醫生不愛說話,但你們自己必須要積極起來,千裡轉運回來的病人,這麼多人,花費這麼多的精力和時間爭取來的時間,誰要是給我浪費了,我就送他去八寨子鄉,聽明白沒?”霍從軍說話一點客氣的成分都沒有,眼神的壓迫更重。
“聽明白了。”眾人幾乎是下意識的,第一時間就乖巧的回答了。
霍從軍這才點點頭,站到了一邊,並不乾涉淩治療組的具體工作。
淩然此時做的隻是平常的急救工作,雖然說,這項工作自飛機上就開始了,但到了醫院,需求和目標自然是有所不同的。
“MEWS(早期預警評分表)的分數為2,還是比較穩定的。”陶主任也來到了現場,而且主動給淩然報告了起來。
這樣的場景有點突兀,又很自然的樣子。
作為主任醫師,陶主任在急診科裡的權威不強,尤其是退休的倒計時響起以後,陶主任就更顯得佛係起來。
但同時,陶主任也是急診科裡最老最有資曆的醫生,他佛係歸佛係,做事的自由和灑脫也隨之而來,除了給霍主任打打下手以外,陶主任用不著屈尊降貴的做助手了,尤其是急診時給人做助手,更是沒必要。他要麼獨立開組,要麼就地休息,也不會有人置喙的。
今天的場景卻像是排練好似的,陶主任參與了進來,像是正常的接了一名急診病人似的,隻是自覺向淩然報告這一點,讓人總是覺得有點怪。
“讓骨科參與進來。”淩然按照預定的計劃下了命令,眾人也是不由的鬆了口氣。
病人的情況在轉運飛機未抵達之前,大家都是明了的,並為此開了會診討論,也邀請了其他科室的醫生。但在抵達之後,檢查之前,病人的病情是很可能發生變化的,或者說,必然是會發生變化的。問題的關鍵在於,它的變化需要對應什麼樣的變化,此前的會診內容是否需要大幅度的改變。
如果不需要大幅度的改變,那從醫學的角度來說,就已經是很順利的開局了。
緊接著,淩然開始穿著手術服,對病人進行開腹查看。
X光,CT或者磁共振之類的影像檢查,病人此前都是做過多次的,但對外科醫生來說,這些都不如開腹查看得到的(本章未完,請翻頁)
www.biqu70.cc。m.biqu70.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