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請進。”
距離克利夫蘭診所極近的一處莊園地產,此時掛滿了中國特色的紅燈籠,門口還有兩尊大石獅子和兩名來自中國的迎賓小姐,用中文親切的歡迎著賓客們的到來。
黑白棕黃色的老外們,不管聽過還是沒聽過中文的,聽著彆具特色的音調,臉上都莫名的綻出了笑容來。
大家來參加趴體,圖的就是一個新奇好玩,眼瞅著主人家從大門就搞起了特色服務,一個個都覺得不虛此行。
莊園內的停車場,不等入夜,幾乎就停滿了車輛,且以豪車為主。
以克利夫蘭診所的開薪,負擔較重的醫生,其實是買不起豪車的。且不提每年費用高昂的職業保險,以及歸還高昂學費的逐年支出,就是克利夫蘭當地的生活支出,都能將一名拿著中等薪酬的醫生吸乾。
不過,世界著名的克利夫蘭診所裡,真正有較重負擔的醫生其實很少。大部分的醫生家庭條件都相當不錯,即使需要自己負擔職業保險,有些也需要歸還讀書時的貸款,但需要負擔全額貸款的醫生其實並不多。
除此以外,很多克利夫蘭診所的醫生還會得到家庭支持的購房資金,有信托基金,或者家族股票收益的醫生其實也不在少數。
要說起來,這好像是非常不美國的模式,但實際上,因為克利夫蘭診所這樣的醫院,本身就以較低的薪水,較高的社會責任感,以及較高的社會地位著稱,所以,大部分醫生的原生家庭,都是願意給予子女們財產性支持的。對他們來說,這更像是另一種的慈善行為,在圈內也很容易得到認可。
至於說,家庭條件不好的醫生……其實,且不說家庭條件不好的非華裔人類難以成為醫生,就是偶爾有闖過難關的,也會認清現實,乖乖的去收入較高的部門去工作了。
當然,收入較高的部門,與成長性較高的部門,往往並不重合,而在歐美的醫學體製下,這種方式帶來的就是第二次的階級分化。
可以說,家庭條件不好,即使成為了醫生,想要更進一步的成為醫學界的大佬,概率也要比其他人低許多的。
這種來自於資本的歧視,是真實而隱晦的,以至於大部分人即使注意到了,也抽不出空來抵抗它。
就好像費力克斯,他原本已經流落在了大佬預備役的陣營之外了,但那並不是因為他的家庭條件的原因,甚至不單純的因為天賦,而僅僅就是落後了。
在克利夫蘭診所這種的地方,排名在後,就會不斷的喪失機會,而喪失的機會多了,自然就從大佬臻選中落榜了。
費力克斯自然也有所覺,因此沒事兒就出國飛刀,也是放棄了做醫學大佬的路線。
而在賺了錢之後,費力克斯也一度沉迷於豪車趴體之類的享受。
不過,自從在奧斯伯恩麵前,表(本章未完,請翻頁)
www.biqu70.cc。m.biqu70.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