滄平區醫院,八寨鄉分院。
大廳裡人來人往,熱鬨的像是趕集似的。
遠路裡趕來的人,帶著仆仆風塵就來看病了,其中大部分,都是為了省下儀器檢查的費用。
對許多人來說,醫院的檢查費用是相當不少的,尤其是CT之類的大機器,動輒就能花掉許多人一個月的收入,若是能夠免費做一次的話,就值得跑一趟了。
影像科的醫生們因此忙的不可開交。
他們帶來的都是便攜式的機器,加上八寨鄉分院原有的X光機,一個小時也做不了幾個人。好在讀片不用他們來負責了,資料傳到雲醫影像科以後,自然會有坐在辦公室小格子間裡的影像科醫生,去熟練而痛苦的讀片。
淩然一會兒給普外科的主任幫忙,一會兒給手外科的王海洋幫忙。他的門診經驗太少了,獨立看病的效率也低,另一方麵,淩然也想學學他們的做事方式。
急診科的門診與專業科室的門診畢竟不同,而王海洋和普外科的主任,卻是經驗豐富的門診醫生了。他們每周都要坐診半天到一天的時間,既要收入足夠多的病人,用以保證科室的運轉,又要儘可能的解決病人的醫療問題。
在這個過程中,醫生亦有自己的生存之道。
收入院,開藥還是進一步的檢查,轉診還是介紹去其他醫院,都需要醫生們在幾分鐘的時間內,做出決定。
而要詢問出足夠多的信息,更是對醫生的問診有相當的要求。
淩然隻是體格檢查的技能水平提高了,可對於門診來說,僅僅體格檢查顯然是不夠的。
淩然跟著兩名主任,一邊看一邊幫忙,算是補上了許多住院醫至今都不熟悉的課程——在雲華這樣的醫院裡麵,住院醫的大部分上班時間,都是在病區和手術區裡消耗掉的。因此,入職醫院一年而未曾去過門診的住院醫大有人在。
要想參與到門診中去,通常需要醫生拿到主治的職稱,而在此之前,他們參與門診的時間,可能不足100個小時。
淩然最近幾天就已經補了三四十個小時的門診功課了。
由於來看病的病人太多,以至於雲醫的義診團不得不增加問診的時間。現在,他們早上8點鐘開始看病,要到晚上6點鐘才結束。
算上那些因為檢查等事耽擱的病人,真正到下班的時間,可能已經是晚上七點八點鐘了。
不過,義診有個好處,就是大家都當做出差來做,也不需要按時回家什麼的,時間稍晚一點,也就晚一些了。
淩然更無所謂了,他平時呆在醫院裡的時間更長。
相比之下,呂文斌和餘媛的工作就輕鬆了。倆人都是急診科醫生,進入醫院以來,不是在急診室裡處置病患,就是在手術室裡給淩然做輔助,就是到現在,呂文斌能(本章未完,請翻頁)
www.biqu70.cc。m.biqu70.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