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城市醫院。
柳開縣醫院。
武新市一院。
武新市二院。
雲華市三院。
……
淩然每隔兩三天,就前往一家周邊的醫院做飛刀,內容以肝切除和跟腱修補術為主,兼做膝關節鏡下的半月板成形術,以及前交叉韌帶重建手術。
隨著淩然的名氣打出去,各大醫院組織的病患也就越來越多了,去一趟,三場手術已是起步。畢竟,淩然可去的醫院眾多,而專家的數量卻相對稀少。
就昌西範圍來說,能夠全省範圍內做飛刀的,起碼得是三甲醫院的主任,甚至得是雲醫、陸軍總院或者省立的主任,才有資格——副高們是很難出去飛刀的。本醫院的工作多的做不完,尤其是在主任們飛走了的情況下,副高的職責之一,就是將主任們離開以後的空缺給補上。
這也是現代大醫院的運行模式。
牛掰的三甲醫院裡的科室主任,更多的時間是在外麵的醫院裡做飛刀。每台一萬元乃至於數萬元的價格,讓高級三甲醫院裡的科室主任們,分分鐘超越他的外國同行們。
相應的,三甲醫院裡的副高們,則承擔了越來越沉重的手術任務,以及科研任務。
但是,為了有朝一日去副為正,副高們也不得不努力。
而在成為正高以後,一名醫生就算是掙得了片刻的自由了——科室主任通常都是正高,但正高級的醫生,並不一定就是科室主任。
所以,那些不能成為科室主任的正高,要麼熬盼擠,以期主任離職,要麼積極運作獨立成科,要麼就隻能帶著自己的治療組,單純的考慮賺錢的事了。
當然,對患者來說,花大價錢請來的醫生,起碼也得是個主任——畢竟,在普通人看來,主任無非也就是17塊的專家號罷了,此要求似乎算不得高。
淩然走的則是另一條路,他給劉威晨做過跟腱修補術,給梅老做過肝切除,屬於典型的“名”醫。正因為如此,找他飛刀的跟腱修補術的患者是最多的,而肝切除的患者數量也不少。
因為淩然的要求,加上昌西省內的需求量大,左慈典安排的飛刀頻率和數量也越來越高。
就中國的現狀,或者說世界的現狀,向來都是病人多而醫生少的。當然,主要還是好醫生的數量太少。
像是肝切除這樣的手術,昌西省內能達到賀遠征水準的一隻手都數得過來,所以他才能做了雲醫的肝膽外科主任。
但在賀遠征以下,光是雲醫就有4名醫生在主刀做肝切除手術。
雲醫以外的醫院——凡是請淩然飛刀的,不是已經開展了肝切除手術的,就是即將要開展的……而他們的手術技巧,就更不用強求了。
練習確實是增長外科技術的不二法門,但就像有的人三年高中讀北大,有的人三年複讀去二本一樣,越是高難度的外科術式,就越(本章未完,請翻頁)
www.biqu70.cc。m.biqu70.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