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
吊蘭的嫩尖兒上,溜著露水,像是難以承受昨夜的濕潤。
放在空調口的綠蘿略顯乾枯,枝葉卷曲著,給人以疲憊不堪的感覺。
呂文斌趴在綠蘿旁邊,同病相憐似的望著窗外,一瓶冰可樂放在麵前,早都變成常溫,失去了靈魂。
冰可樂旁邊的豬蹄同樣失去了溫度,就好像兩輛相向而開的卡車,一輛時速110km/小時,一輛時速50KM/小時……
嘟……
手機響起的瞬間,呂文斌就從綠蘿旁彈了起來。
“什麼事?”呂文斌抽出手機就問。
“武新市來拉豬蹄的車到了,他們要多一筐。”手機裡傳來嘈雜的聲音。
“沒有,多一隻都沒有。”呂文斌說的斬釘截鐵。
“知道了。”手機裡的員工聽話的掛掉了電話。
呂文斌伸了個懶腰,又喝了杯水,慢慢的走出了房間。
“呂醫生!”立即有認識的病人家屬和呂文斌打招呼。肝切除的病人恢複時間更久,家屬更多,出現的也就更頻繁了。
稍微住院一陣子,大家對於經常來查房的住院醫,就非常熟悉了。
有人甚至能摸清住院醫的行動路線,以便攔截詢問,或者邊走邊說,以獲得最多的信息。
呂文斌學著淩然的樣子,擺出了很社會的笑容,直到被人給拉住為止。
“下個手術幫我頂一下。”馬硯麟焦頭爛額的拜托著。
來到武新市幾個月,馬硯麟的變化是最大的。
一方麵,高強度的手術,大大的提升了馬硯麟的自信。像是肝切除這樣的大手術,放在雲華醫院裡麵,正常情況下,馬硯麟要幾年時間才有資格拉鉤做助手的,沒有個三五年的時間,得不到他現在的機會。
等於說,馬硯麟跟著淩然,已經縮短了三五年的時間。
這樣的認識,對於一名外科醫生來說,簡直是立竿見影的春1藥,比什麼牛鞭、虎骨,海馬,韭菜,鱸魚,生蠔,墨魚,腰子,黑芝麻都有用(轉需,不用謝)……
另一方麵,或許是武新市的空氣確實好,馬硯麟過來以後,整個人的氣色都變好了,臉頰變的更紅潤了,精力更充沛了,眼袋和黑眼圈也消失不見了。
呂文斌看著這樣的馬硯麟,尤其羨慕他能一覺睡到三四點的快樂,隻有些意外的道:“頂班得要淩醫生同意吧,你給淩醫生說了嗎?”
“說了。淩醫生也同意了,但要我問你,能不能趕得及。”馬硯麟雙手合十,再次拜托道:“資料我都整理好了,你能不能抽幾個小時出來看完?淩醫生有可能會考的。”
“要被考試這麼狠?”呂文斌叫了一聲。
淩治療組的組內頂班的現象少,就是因為淩然要求嚴格,尤其是大手術期間,每個助手都被要求閱讀大量的資料,並有可能在手術期間抽查。
儘管淩然問了問題,小醫生們回答不出(本章未完,請翻頁)
www.biqu70.cc。m.biqu70.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