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9章 時間(1 / 1)

大醫淩然 誌鳥村 1296 字 1個月前

站在手術區的淋浴間內,淩然仰頭麵對水流,全身放鬆,儘可能的什麼都不想,什麼都不說。

熱水帶著衝力,澆在淩然身上,慢慢的讓他的思維發散了起來。

差不多一刻鐘的時間,淩然才緩緩的關掉了水,用毛巾擦擦身,再出來換上了一條嶄新的零售價199元,批發價也要79元的新內褲。

全副武裝的淩然,渾身散逸著自信的光芒。

他自開刀的一刻起,就在不停的思考。

董曉寧並不是現役運動員,所以,她對恢複時間的要求,沒有劉威晨或者何秀芳等職業運動員那麼嚴格,四個月重上賽場,還是六個月重上賽場,對她來說是沒有太大區彆的。

而她對治療的要求,其實可以歸結為兩點:保證功能,外表美觀——對於醫生們比較關心的愈合時間,住院時間等等,董曉寧並沒有太高的要求,同樣,董曉寧的家庭也明確表達了儘可能用好藥的訴求,等於說,他們對醫療費用的承擔能力也比較高。

這樣的患者,在功能方麵的要求比普通人或運動愛好者要高,對傷痕和外觀的承受能力又比運動員要低,其實屬於一個中間層。

就目前的醫療環境來說,這樣的中間層,其實是不太受到關心的。

一方麵,他們的要求並沒有高到足夠研究機構發論文,申973,另一方麵,他們的醫療開支又沒有高到影響醫院或醫藥公司的水平。

淩然切了一條12厘米長的S型切口,循例做了幾分鐘,即將要到剝離跟腱的關鍵步驟的時候,停了下來。

“再給我看看核磁共振片。”淩然的腦海中湧現出了大量的想法,卻是需要資料來印證的。

餘媛立即脫下手套,給淩然打開電腦。

在手術中,淩然隔三差五的就會要求重看磁共振片,這種要求其實並不奇特,耗資過億的磁共振手術室,其核心就是讓醫生能夠實時的看到核磁共振的成像,而不用像是淩然這樣,中途停止手術來看片。

然而,就算是骨關節與運動醫學中心,也建不起磁共振手術室。

而在淩然這裡,他則有新的想法需要確認。

“她這裡的T2加權影像,高信號是比較明顯的。”淩然指著跟腱上部,又道:“切口開的小了,要考慮把跟腱揪出來縫合。”

“這樣可以嗎?”餘媛有些不知所措,她雖然說開始學習跟腱修補術了,可是她原版的跟腱修補術都沒學會,想要推陳出新也是無根之萍——連陳舊的技術是什麼都不知道,自然也就不知道自己推出的是不是新技術了。術式亦然。

淩然卻沒有和餘媛商量的意思。

有的主刀醫生不夠自信,喜歡在手術中與助手商討,既存著分擔責任的想法,也是知道自己容易犯錯。

淩然現在的狀態,(本章未完,請翻頁)

www.biqu70.cc。m.biqu70.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