稅改一事持續發酵數日,戶部右侍郎吳博連同十餘位官員,在今日的早朝上提出了一個提案。
稅改一事,牽扯甚多,事關重大,宜緩不宜急,他們建議朝廷一步一步來,不妨先精簡繁瑣的稅製,然後再談稅改。
陳國是一個國家,擁有幾十上百個州府,朝廷頒布的任何一項法令,都不可能一蹴而就,單單是精簡稅製這一條,要普及到所有州府,至少需要五六年時間。
到時候,陳皇還在不在位都不知道,有誰還記得這一條政令?
這位戶部右侍郎,不久前才接下了韓明空下的位置,他出身京畿,家族也是京畿赫赫有名的豪族,自然也不希望朝廷從這些豪族身上割肉。
這個提案提出之後,朝中不少官員紛紛附和。
貧民能從科舉中脫穎而出,位列朝堂的,實在是太少太少,朝中官員,要麼本身就出身於權貴豪族,要麼就是寒門出身,但即便是寒門,也有一個“門”字,必定是當地的大地主,坐擁田地無數,與此項提案利益相關。
這其實也是朝廷不可能取消人頭稅,按照田地征稅的重要原因,朝廷的一切決議,都是為統治階級服務的,而組成朝廷的這一位位官員,本身就是統治者。
他們怎麼可能舍得從自己身上割肉,去補貼平民百姓?
這一項提議附議的官員太多,連陳皇也不能一意孤行,下朝之後,他召集朝中重臣討論了一番,正式通過了吳博精簡稅製的提議。
半個月之前,還對精簡稅製持反對態度的鄉紳權貴,這一次則顯得十分配合,前後沒有一點兒不和諧的聲音出現。
畢竟,朝廷已經讓步了,他們要是還不知好歹,引得陛下反悔,對誰都沒有好處。
不少百姓聞訊,無不扼腕歎息,原以為朝廷這次會徹底站在他們這一邊,沒想到最終還是向權勢屈服。
不過,失望歸失望,他們對於最終的結果,還是相對滿意的。
即便是不能取消人頭稅,卻也少了很多的苛捐雜稅,對於某些百姓來說,要比以前輕鬆了一半還多。
終於鬆了一口氣的鄉紳權貴,冷靜下來之後,逐漸發覺好像有什麼地方不太對。
朝廷從半年前就想要推行精簡稅製一事,卻遭到了他們的聯合反對,此後數次重提,也都不了了之。
但誰想到,這半年,兜兜轉轉一大圈,這件事情,還是落到了實處。
某處權貴府邸,一人麵露恍然之色,喃喃道:“這該不會才是朝廷的本來目的吧?”
“好計謀啊……”某處豪族家中,另一人沉著臉,說道:“好一個吳博,當我們是傻子嗎?”
事情塵埃落定之後,冷靜下來的諸人逐漸意識到,如果朝廷的本來目的,從來就不是什麼稅改,而是精簡稅製,那麼他們所有人,都中了朝廷和陛下的計謀。
先提出他們一個(本章未完,請翻頁)
www.biqu70.cc。m.biqu70.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