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門第十一位合道的出現,對於佛門的震懾作用是極為明顯的,天龍院在談判過程中原本堅持的許多所謂“底線”,被這一消息統統擊破。
談到十月的時候,絕大部分條款都差不多,唯有一條始終過不去,就是吐蕃和北元的問題。
實際上,天龍院一直代表吐蕃和北元出麵,因此,東方禮的談判,乃至趙然的出訪,談的是一纜子計劃,包括了三大佛國,以及西域諸多附庸佛國的問題。
吐蕃和北元也希望能以“買票購地”的形式進入混沌仙界延壽,但他們希望遷居的時候,僧人以西夏各宗的名義進入,而不以本來身份進入,因此,大明和他們不存在簽約關係。
但東方禮不認可這種形式,沒有正式協定,將來會有各種官司、各種糾紛,吐蕃和北元會成為兩個漏洞。
究其原因,在於吐蕃和北元佛門的修行方式,他們篤信轉世一說,如果高僧都去混沌仙界延壽了,轉世修行法怎麼辦?
東方禮表示,既然你們要堅持轉世說,那就彆進混沌仙界好了,但吐蕃和北元又不同意。
東方禮在和趙然飛符溝通時道:“這實在是太可笑了,說白了,他們就想掛一層遮羞布。”
趙然對東方禮的觀點表示同意,兩國不簽協議,的確在履約的時候會是個漏洞,將來對方要是打擦邊球,很難駁斥。但他對此並不是很擔憂,他告訴東方禮:“任何協議,本身是不存在效力的,真正具備長久效力的隻有兩條,一個是雙贏,一個是實力。尤其是後者,隻要我道門有實力,他們就不敢打擦邊球,反過來說,沒有簽署協議,對我道門來說未嘗不是好事,我們將來懲罰他們的時候,毫無心理負擔。”
有了趙然的首肯,東方禮團隊終於在十月中旬敲定了和天龍院的協議草案。
協議共有四個,在《明夏停戰約》中規定,明夏之間從即日起進入停戰狀態,為示誠意,夏軍後退三十裡;雙方將邊界軍隊進行縮減,第一年縮減一半,第二年縮減剩餘兵員的一半,第三年全部撤離完畢,沿界百裡之內不得駐軍。
在《榷約》中規定:雙方於小金川、白河、黑水城、榆林開設大型榷市,凡於榷市買賣,不征任何商稅;雙方之間的交易,使用大明小額銀票。
在《驛約》中規定:雙方建立互信機製,分彆在興慶和應天設立驛館,互派驛丞。
在《布道禁行約》中規定:雙方不得在對方境內公開布道,也不得強迫對方來員信道。
除了四項協議草案,雙方還簽訂了備忘錄,對弘法真人趙然出訪興慶的各種事項進行了規定,其中很重要的一條,就是絕對保證弘法真人的安全。
相關協議草案和備忘錄遞交真師堂各位真師手中,經過真師們認可後,授權趙然前往興慶簽約。
十一(本章未完,請翻頁)
www.biqu70.cc。m.biqu70.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