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白眉被東極閣逮捕了,罪名是擾亂文昌觀布道秩序,趙然詢問衛朝宗,童白眉會受到什麼樣的懲處時,衛朝宗反問:“致然有什麼想法?”
這樣的提問方式非常有誘惑力,但趙然還是經受住了考驗:“該怎麼辦就怎麼辦,我不發表意見,也沒有任何看法。”
最終,靈濟宮給出了處罰決定,拘押十五日,向文昌觀寫悔過書書。
趙然和童白眉之間沒有仇怨,一切的問題都出在於致遠身上,正如趙然和於致遠之間的問題出在景致摩身上。因此,趙然希望,經過這麼一次教訓,能讓童白眉幡然醒悟。
但他錯了,童白眉顯然沒有這份自覺,被靈濟宮拘押的十五天裡,他始終拒絕書寫悔過書,反而寫了整整十五封約戰書,要求和趙致然鬥法,生死勿論。
這樣的態度當真令人遺憾,於是靈濟宮隻能繼續將其拘押下去,直到他認識到自己的錯誤為止。
趙然的心態是很複雜的,但他沒有時間繼續浪費在這種私人糾葛上——稽查艦隊出發了,向著大海邁出了攻勢戰略的第一步。
元覺島,正對著溫州府,位於溫州以東二百多裡。作為修士入海的第一站,這裡聚集了大量陸上遷徙來的修士和百姓,其中不乏被道門和朝廷通緝的要犯。
當數不清的桅杆出現在海上時,島上頓時亂作一團,碼頭上大大小小的船隻升帆起錨,向著外海緊急逃離,還有更多的船隻來不及逃走,船主們隻能目瞪口呆的望著幾十艘戰船在港外排出陣型,如烏雲壓頂。
一艘巡海船帶著兩艘風快船駛入港灣,直入棧橋深處,在其中找到泊位,停靠上來。
船上下來一隊全副戎裝的軍士,當頭的幾名修士簇擁著王守愚登岸,在開闊處站定。王守愚掃視了一眼碼頭上近百艘沒來得及逃離的大小商船,看了看船上戰戰兢兢的各色人等,以及岸上雜亂不堪的房舍背後躲著的人群,向身邊的一名黃冠修士示意:“宣!”
那修士展開一個卷軸,以法力度音,高聲道:“大明稽查艦隊總指揮陳,告海外諸島、諸民知悉,谘爾去國千裡,背親離鄉,久疏教化,邇於崇道之信,致有滋擾海內黎庶之禍,乾犯道尊威嚴之舉,此道門之痛,非大明之福也……”
洋洋灑灑一篇布告,半文半白,講述了艦隊占島的原因,正式宣布將元覺島、大雷山島納入治下,建立道廟、遂行教化。
同時,布告還講解了政策,稽查艦隊承認各家財貨、船隻的歸屬權益,除死罪之外,隻要積極主動辦理修行證,原在道門和朝廷所受的通緝一並撤銷。
這下子頓時穩住了島上的人心,數千島民和上百修士都暫時安定下來,於將信將疑中開始向艦隊申請辦理修行證。
連續幾日,每晚都有人趁著夜幕想要逃離而被捕(本章未完,請翻頁)
www.biqu70.cc。m.biqu70.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