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章 樣板工程(1 / 1)

道門法則 八寶飯 1247 字 1個月前

趙然望著裡正指出來的地段,點了點頭:“你們請來的打井匠好手藝,這裡確實不錯。”他剛才已經開了天眼,發現這裡的確是好地方,適宜水流噴湧,隻不過具體還沒有選出井眼來,一般要打四到八次才能出水。

這說明村裡已經提前請了打井匠過來看過,更說明這位裡正是個有心人。

問了一下裡正的名姓,趙然默記下來,然後隨手一指,跟在趙然身後的種驢君揚蹄而上,在原地試探著尥了尥蹶子,然後以極快的速度開始刨坑。

老驢這幾年修為愈發精進,就見泥土、石塊紛紛被刨出來,驢身以肉眼可見的速度向著地下鑽了進去,不到半個時辰,當泥坑深達三丈時,下麵出水了。

老驢“昂”了一嗓子,攀著坑壁兩步躍了上來,趙然向裡正道:“找打井匠人來,把井壁砌上,剩下的尾活用不了多少工夫了。”

其實本村打井的意義不在於抗旱,這個村子就算大旱天也不會減產太多,畢竟他們就在岷江邊上,除非旱到江水斷流,但那基本上屬於百年一遇的水平了。

給他們打井的意義在於便民,日常吃水用水不用再去江邊了,也算一件功德。而且關鍵是趙然在數據方麵有一點強迫症,對於“全覆蓋”、“百分百”之類的詞語,莫名其妙間就下意識的不懈追求。

以平均一天走五六個村寨的速度打著水井,三月下旬的時候,已經將岷江上遊這邊的數十個村寨都走遍了。

很快,趙然就接到了聯絡修士的飛符稟告,告訴他人工湖已經挖好了,於是連忙趕了回來。

十天工夫,上千名妖修一起賣力,將這片泥土凹地擴成了一個最深處達四丈、方圓八百畝的大坑。挖出來的泥土堆積在大坑的四周,加高了一丈,比遠處的江麵堤岸還要高兩丈,防止江水倒灌。

於是,趙然指揮者妖獸們開始按照灑了白灰的線路開始挖掘溝渠,溝渠為三條主渠,寬三尺、深兩尺、分彆長七裡、九裡、十二裡。

其中的兩條溝渠連接岷江和人工湖,一為引水的渠道,二來也作為江和湖之間的主水渠。另外一條從人工湖的北麵伸出,向東方繞一個大圈,又連回人工湖的南麵,作為東部農田的主水渠。

與人工湖相比,這三條水渠的土方量都不算大,但卻要精細得多,這時候就必須和縣裡征發的工匠配合著一起乾了。

這些工匠在短短的五六天內經曆了好奇、戰戰兢兢、適應、神氣活現等等情緒,也算得上是一次人生的奇遇。

五天之後,三條主渠已成。

設計好的江邊決口處已經布設好了土係法陣,由兩名黃冠修士合力施法。隨著趙然一聲令下,江堤掘出一道細窄的口子,江水由這裡洶湧而出,沿著兩條渠道彙向九裡外的大土(本章未完,請翻頁)

www.biqu70.cc。m.biqu70.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