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羽寶翅從鬆藩而出,一路向著浙江而來。與乘靈雁或者靈鶴相比,飛行法器上自帶避風法陣,可以擋住高空中凜冽的寒風侵襲,同時也免了顛簸之苦。
舒服是舒服了,卻也少了幾分上下翻飛的刺激和樂趣。所以相比而言,趙然更願意和白山君或者南歸道人搭伴兒同行。
青衣道人在翡翠玉盤中坐看道經,雙腿曲盤,靠在玉欄杆上,略顯慵懶,偶爾翻過一頁來,便和魏致真討論兩句。兩人都是大法師境的修為,在修行上可以切磋的地方很多,在這一點上,駱致清和趙然都插不上嘴。
魏致真一邊跟青衣道人研討道經,一邊時不時探出頭去看一看下方的山川地勢,控著法器尾部的一處機關,調整著方向。
駱致清和平日裡一樣,微閉雙眼,雙臂呈環劍之勢,這是在溫養他的飛劍。當然,在趙然眼中,駱師兄的飛劍是否可以稱為飛劍,很是可疑。
趙然則抓住這點空暇補課,坐在老師給的蒲團之上觀想清泉。在樓觀秘傳的水石丹法中,這是第一層,圖上隻有一道莫名而起的清泉,不知從哪裡來,不知向哪裡去。
自打前年得授《水石丹經》之後,趙然有空就依此圖修煉,雖說遠遠談不上勤奮,但畢竟時間也不短了,圖上的這道清泉已經從原先的寸許長短,成長到現在的尺許來長,由圖卷的右上側斜著蜿蜒向左下方流去,占據了圖中三分之一的空白。
觀想著這道清泉,趙然忽然生出一股緊迫感,水石丹法三個層次,演化水石相生圖後才可丹化神識,自家到現在隻完成了第一個層次的三分之一,後麵暫且不知,但以這個進度,自己豈不是至少十年之後才能入大法師境?
看來以後要少打理一些俗務,多留點精力修行了。等到白馬院的事情理順,自己正式入職天鶴宮都管之後,要不要留點時間閉關呢?
到了夜間時分,已經徹底看不清地麵的走勢和方向了,掌舵者已經由魏致真換成了青衣道人,她操控著清羽寶翅緩緩下落,在一處山頂降了下來。
趙然這才從觀想中退出,從清羽寶翅上下來,左右打量著問:“到哪兒了?”
青衣道人回道:“入了湖廣地界,或許在夷陵至荊州一帶,具體辨認不清。”
為避免走錯方向,找不到地方,清羽寶翅是沿著大江向東而行的,雖然會多行不少彎路,但卻可以防止出現不知道自己行到何處的尷尬局麵。至於夜晚,則一般不會在黑暗中趕路,否則天一亮之後,沒有地麵熟悉的目標參照物,根本不知道身處何方。
趙然很久沒有展露手藝了,於是就在山頂之上生起火堆,將儲物扳指中存放的雞腿、火腿、烤魚、靈果、靈酒等等取出來,搞了個相當豐盛的晚宴。
四人圍在篝火邊美美的吃了一頓,青衣(本章未完,請翻頁)
www.biqu70.cc。m.biqu70.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