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過山門,林蔭道拐來拐去,蜿蜒起伏,向著山上抬升,腳下是一級級青石階,灑掃得極為乾淨整潔,人行其間,頗有幾分曲徑通幽的意境。
上得半山腰處,佇立著一道石牌坊,橫楣上寫著“翠鳴山莊”四個大字,左側豎刻“天馬台寺彆院”,右側豎刻“天馬藥業製藥坊”。
半山腰處是塊半山坪,碧綠的草坪上流淌著一條清澈見底的小溪。
沿著溪流,是連綿不斷的回廊、石橋、月門、亭台,其中順勢布置了無量光佛殿、禪堂、齋堂、雲水堂、藏經樓等等殿宇,其後於蒼鬆掩映間,又有一棟棟小樓,每一處樓前樓後,都是開放式的小院,布置了各處景物。
龍央指著一處處小樓介紹:“這是我家方丈師兄的住所,樓後的假山高亭,是方丈師兄最愛的登臨之處,正巧方丈師兄回天馬台山閉關參修,故此不在此間,否則定是要出麵歡迎趙道長的。”
成安笑著補充道:“龍濟方丈修行再上台階,此次閉關而出,就要證菩薩果位了。”
趙然連忙恭賀龍央:“龍濟大師入了菩薩境,貴寺必將昌盛,貧道在此預祝順利。”
龍央心情很好,笑著回謝了兩句,繼續帶趙然參觀。
“……這處池塘蓮葉田田,是我寺西堂師弟親手所種,西堂師弟就住在這裡……後堂師弟的蘭花園,如今已是興慶的一處名勝了……這裡是菩提園,貧僧的住處,請道長入園奉茶……”
於是眾人入園,坐於樓前的石桌前,有個十歲的小和尚來到石桌前烹茶,龍央則取了把單手鶴鋤,去樹下清除雜草。
趙然見那小和尚穿著寬大的僧袍,洗茶、調水的手法很是熟練,很是可愛,於是笑問:“這位小高僧怎麼稱呼啊?”
小和尚端了一盞熱茶放在趙然麵前,細聲細氣道:“道長師叔請用茶,小僧竹苦。”
趙然樂了,這小和尚稱自己“道長師叔”,當真有趣,正要和他逗逗樂子,一旁陪同的天馬台寺衣缽僧玄譚道:“竹苦是四歲被寺裡收養的,當時他餓倒在路邊,快不行了……到了寺裡也隻是勉強度日,饑一頓飽一頓,四年前賀蘭山大白災,小竹苦餓得隻剩皮包骨頭,幾乎奄奄一息,好在成東家及時運來了救濟災荒的糧食,他這條小命才算保住。這孩子心思很純,方丈和住持都說他像天上的白雲,住持便收了他為入室弟子,親傳佛法。”
趙然看著眼前這個虎頭虎腦的小和尚,歎了口氣,道:“貴寺功德無量!”
玄譚愛撫的摸了摸竹苦的小光頭,道:“不敢當道長此語,敝寺過了幾百年苦日子,如今終於熬出來了,但我闔寺僧眾都不敢忘記當年的苦楚。這幾年來,依舊是從窮苦人家和流浪兒中選擇弟子,方丈、住持和四大班首都說,這是我天馬台寺的傳承,絕不(本章未完,請翻頁)
www.biqu70.cc。m.biqu70.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