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首座問起廣真,知客僧道:“廣真師兄此番出門已有兩個多月,如今尚未回來,也沒有飛符聯係。”
廣真是太慈寺的衣缽僧,在寺中僅僅居於四大班首之下,更兼身為方丈玄慈的親傳弟子,是以就連首座也不知其去向,僅知道他這些年時常外出,一年倒有大半年不在寺中,因此道:“若見他回寺,讓他來見我。”
知客僧道了聲“是”,便離去了。
首座來到後院禪房,徑往住持院行去,卻沒見到住持玄生大師,聽住持院僧值說,玄生大師在因名堂,於是又轉向因名堂而來。
到了後山溪邊,一道白色的簡陋矮牆圍著座孤零零的佛堂,這裡便是方丈玄慈日常修行的所在。
首座雖然是羅漢境巔峰的修為,已經過了審查隨觀智,距菩薩境隻差一步,但依舊不敢隨意踏入這因名堂半步。
上前小心叩了叩矮牆的門,佛堂內有人道:“師弟來了?進來吧。”說話之人正是住持大師玄生。
得了住持首肯,首座這才推開門,進去後又將門輕輕掩上,轉身,一步而入佛堂。
簡樸到堪稱陋室的佛堂內,隻有一尊無著菩薩像,菩薩像下,兩個老僧正對坐閒談。
左邊那個身材高大,麵相宏偉,正是太慈寺住持、已入菩薩境的玄生大師。玄生大師自三十年前入了菩薩境後,連續堪破行舍智、隨順智,又於十五年前堪破種姓智,進入了內觀智慧的最高境界,已是西夏佛門菩薩境修士中的頂尖人物,隻差半步就可開意識界,成就佛陀位。
右邊這位老僧則比玄生身量小得多,坐在蒲團上,瞧這身形隻有玄生一半大,白發白須,顯得格外蒼老。這老僧正是西夏佛門的五大頂梁柱之一,證就佛陀位的玄慈大師,國主賜封的佑聖護教國師。
首座進來後行禮:“見過方丈師伯,見過住持師叔。”
玄慈微笑著看向首座,示意他入座,於是首座取過一個蒲團,坐在兩人身邊,道:“適才收到天龍院金針堂書函,說是道門在土蕃大小金川一帶往來滋擾,詢問各寺有無僧人在那邊。若是有的話,一定要提醒他們留神,修為不足者,還是儘量暫避鋒芒的好。我尋思著,廣真師弟這些年經常在南邊出沒,想要聯絡上他,提醒他一下。隻是住持師叔曾經交待,不要主動和他飛符聯係,故此特來稟告。”
住持玄生點了點頭,道:“此事我已知曉。廣真的事我來管,其他寺中之人你查點一下,若是有在南邊的,都讓他們回來。”
首座稟告過之後便出去了,等他走後,住持玄生看向方丈玄慈,道:“師兄,道門已經有所察知了。”
玄慈點了點頭,沒有說話。
玄生又道:“師兄,再考慮考慮?”
玄慈卻沒有回答他的話,而是忽然說起了佛法修為:“我等修行佛法(本章未完,請翻頁)
www.biqu70.cc。m.biqu70.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