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章 廬山(1 / 1)

道門法則 八寶飯 1092 字 1個月前

從江陵而下,船行於大江之上,一路順風順水,經武昌、黃州而入九江。趙然在武昌和黃州分彆經停了一晚,登黃鶴樓、觀赤壁,著實緬懷了一番先輩。

途徑武昌時,趙然試探著掛單青元宮,這次比在江陵時更慘,人家直接告知雲水堂已經住滿,讓趙然另尋他處。

於是趙然取出個小本本,又把青元宮於監院的名字記了上去。

到了九江之後,便進入了江西地界,這裡也正是大明天下最實質上的中心,因為這裡有廬山,廬山上有座道觀,名叫簡寂觀。

廬山位於大江之南,東臨浩大的鄱陽湖,既在三十六洞天之中,又屬七十二福地之列。周武王時,方輔先生隨老君入此山中煉丹,得道飛升後遺下空廬一座,故此名曰廬山。

佛道大爭之前,此山為兩家共有,山上道觀、佛寺不計其數,道門奪取中原後,於廬山坐論天下,此後便將總觀設於山中的簡寂觀。

簡寂觀分上、下兩觀,上觀是天下修行界總觀,下觀則為十方叢林總觀。這次招趙然上廬山的,就是簡寂觀下觀。

廬山南麓,金雞峰下,這裡比之青城山丈人峰下更顯熱鬨。巷陌縱橫、店鋪林立,一座座宅院也不知套了幾重,放眼過去,就好似身處極為繁盛的大城之中。

趙然信步前行,也不知穿過多少條街道,逐漸上得金雞峰,眼前豁然開朗,幾近十畝方圓的漢白玉高台上,是巍峨的三清大殿。

數十名火工居士維持著香客們的敬香秩序,長長的隊列在高台上繞了不知多少個彎,放眼過去,全是密密麻麻擁擠的人群。

三清大殿後又是一座三畝方圓的廣場,東西兩側是天師殿和重陽殿,這裡人群同樣密集。

再往後,還有一重重殿宇,供奉著不知多少道門真仙。

這便是簡寂觀的前觀,沒有圍牆,沒有欄杆,完全開放式結構,香客們敬香也不用掏錢,每座殿外都有供奉台,香燭自取。

趙然一直向內,經過了層層殿宇,終於見到了紅牆。紅牆之內,便是統領十方叢林的簡寂觀後觀。

趙然上前,遞上文書和道牒,客堂的火工居士取過來送了進去。

看了看旁邊,和玄元觀一樣,同樣是個寬敞的大屋,屋中坐了不少人,都是遞了拜帖等候召見的。

約莫一炷香時分,火工居士出來招呼趙然:“這位趙方丈請隨我來。”

火工居士當前引路,趙然在後跟隨,問道:“這位師兄請了,不知咱們去往何處?”

那火工居士道:“不敢當,小的引趙方丈前往雲水堂住下,稍後會有方堂的道長來見方丈。”

拐了七八個彎,從一處月門內進入,這裡是個蒼翠的青竹林小院,顯得很是幽靜。院中並無他人,隻有趙然自己,趙然對此比較滿意。

在一處廂房中住下,那火工居士取來一壺熱水(本章未完,請翻頁)

www.biqu70.cc。m.biqu70.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