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然壓著火,趕忙上前招呼幾位香客,為他們選香、鳴磬、誦經。這幾個香客都是認識趙然的,見是趙仙師,心意愈發虔誠,上完香後又求著趙仙師撫頂祝福,趙然都一一滿足。
忙活完這一撥,將幾位畢恭畢敬的香客送出去,趙然折返回來,穿過玉皇殿,去寮房找金久等人。
剛進寮房,就聽有人正在急聲發問:“你這個賬不對,東線築路費時三個月,耗糧一千五百八十石,這是淨耗吧?折耗呢?”
又聽金久的聲音傳出來,辯解道:“君山廟跟金記米鋪就是按這個價格購入的糧食,沒有多花一文錢!沒有折耗!”
那人道:“時價是多少?鬥米四十五文!你們購入價格是多少?還是四十五文,把糧食運到君山莫非沒有折耗?怎麼可能?彆說隻有八十裡路,去年登州鬨蝗災,左近州府支援,我算過,平均百裡地折耗半成,那還是平原,你這八十裡怎麼也要折耗半成!除非你們君山廟有大型儲物法器,可以像道門提調署那樣往白馬山戰場運糧,但你們有得起嗎?那是國之重器,打死我也不信你們趙廟祝有這種法器……”
“金記米鋪包運,折耗是他們的事……”
“君山廟在金記商鋪有沒有占股?你剛才都說了,占了四成!我給你算一下,金記商鋪占金記米鋪七成股,那君山廟就占了金記米鋪兩成八,怎麼能說隻是金記米鋪的事呢?”
“總之就是花了那麼多銀子,實打實的沒多一文錢!”
“你要是這麼算,年底金記米鋪的收益就要把這一塊折耗減掉……”
趙然聽著大奇,心道莫非金久請了個賬房先生過來?話說這個賬房先生很厲害啊,居然懂關聯交易的內部抵消,倒要見識見識。
進了屋,就見五個人圍坐在桌旁,桌上堆滿了各種賬冊和記錄簿,金久、林雙文、金掌櫃、曲鳳和都在,他們幾人圍著一個看上去和趙然自己差不多年紀的道士,就算大也大不了幾歲。
幾人連忙起身,金久道:“師兄回來了!給師兄引薦一下,這位是龍虎山來的王道長,王道長是厲害人啊,來了剛兩天,已經幫著更正了咱們君山廟很多文檔中的錯處……”
那道人起身稽首:“是趙廟祝?貧道王梧森,見過趙廟祝。”
龍虎山?趙然愣了愣,心裡提了幾分警惕,莫非這就是龍虎山派來跟自己過招比劃的人?
“貧道趙致然,不知王道長是龍虎山哪一輩子弟?”他還奇怪呢,沒聽說“梧”字輩或者“森”字輩啊。
王梧森道:“貧道乃龍虎山旁係,不入家譜。對了趙廟祝,貧道來了兩天,發現你卷宗裡記載的,嘉靖十九年丁口總計八千七百七十九,但貧道記得,總觀下發的《信力簿》中,君山廟的信力值是三十三萬六千二百圭,這樣算下來的話,(本章未完,請翻頁)
www.biqu70.cc。m.biqu70.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