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一章 何為胸襟(1 / 1)

道門法則 八寶飯 1120 字 1個月前

景致摩承認自己不如趙致然,這句話讓趙雲樓對他的惡感又褪去幾分,點頭道:“你有這份胸襟,也算難得。”

忽問:“前幾日,提調署內傳言趙致然策論極佳,這話是不是你說的?”

景致摩點頭承認:“的確是我所言,也是我的真實想法。隻是不知怎麼流傳了開去。”

趙雲樓擺擺手:“傳開便傳開吧,也不是什麼壞事。你接著說。你打算讓他去鬆藩哪個地方?是去哪個廟當廟祝?”

景致摩道:“不去廟裡,也不去院裡,而是去道宮。”

趙雲樓皺眉:“他在君山廟做得如此出色——信力簿你也看了,全省鄉廟第一,超過了青城廟。舉薦他去道宮做什麼?”

景致摩道:“舉薦人才,當然是要舉薦他做最合適的事務。我認為,他的大才遠遠不是一個道廟能夠容納的,但是讓他去道院,連跳兩級,卻又與成例不符,且年紀輕輕,容易遭嫉,反而是害了他,此非我道門用人的本意。”

這話說得大義凜然,倒令趙雲樓一時間不好回答。

景致摩微笑道:“在我看來,他功課紮實、經義精深,治策如此新奇,思路如此開闊,最合適他的地方,應當是經堂之中。除了可以專心學問,提出符合整個鬆藩衛適行的好策略,還可以帶出一批學問好、有見識的人才,豈不是比困居一隅強上百倍?因此,我想舉薦他為道宮經堂的靜主——這個值司,他當年在無極院也做過,想必輕車熟路。他若想做事,以道宮經堂靜主的身份,我讓他專責一項,豈不是更明正言順、更有高度?”

經堂靜主,這是整個道門十方叢林中最清貴的職司之一,每一個靜主的將來,都是很大一片光明錦繡的前程。李雲河、趙雲樓、景致摩等人,當年都是從經堂中走出來的,要麼經主、要麼靜主,這樣的履曆,也為他們之後的一帆風順鋪墊了堅實的基礎。

更何況,鬆藩地區即將設立的道宮,要比彆處州府道宮高半格,趙然如果當了靜主,相當於無極院三都的級彆,而且更加尊貴。

作為相互間“仇視”的其中一方,景致摩此舉,算得上相當大度了。

不,不僅僅是大度,而是胸襟開闊,極有氣魄!

趙雲樓滿心狐疑的打量著眼前的景致摩,竟不知該說什麼好了。

趙雲樓回去後,便將自己和景致摩的一席談話原模原樣告知了李雲河。

李雲河聽罷,捏著茶盞良久不語。

趙雲樓想了想,問:“莫非他想拉攏趙致然?一個府宮監院,即將登上省觀三都一級,有這個必要麼?渝府的劉師弟當日為他和宋致元、趙致然緩頰之時,他的話可不是這麼說的,沒過幾天,就(本章未完,請翻頁)

www.biqu70.cc。m.biqu70.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