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議事進行到第四天的時候,提調署同署、來自廬山簡寂觀下觀的右典造嶽騰中正式提出了紅原三部問題。
簡要介紹完後,他補充道:“紅原三部不論怎麼處置,將來都是要納入川省道門管轄的,所以總觀的意思,還是要尊重川省道門同僚的意見。提調署本為白馬山之戰而設,現在戰事已幾近結束,短期內難有進展,因此不久後也將裁撤。
莊署正已經提前返回廬山,向總觀彙稟戰後安排,臨行前與玄元觀李監院交換過意見,同意將此事交由川省同僚們共議,集思廣益,爭取拿出一個恰當可行的辦法。希望各位都認真思索這一問題,將你們的想法都說岀來,為提調署和玄元觀製定最終方略獻計獻策。”
按照提調署和玄元觀的安排,這三百與會道士們將分為七個組進行討論。玄元觀八大執事和十八個州府道宮的二十五名方丈、監院為一組(其中十一個道宮未配方丈);十八個州府道宮四十一位三都為一組(部分道宮三都未配齊);九十二個縣院的方丈和監院計一百四十五人分為三組(方丈或監院缺額);一百零六個廟祝分為兩組。
討論期長達三天,要求每個人都必須拿出意見,所有意見都要記錄彙總,不得鬆懈怠慢,李監院、薛同署、周總督和趙都管將親自巡視,並參與到各組的討論之中。
在第一天的討論中,關於紅原三部的問題,各個分組的熱情都不太高,無他,此事與在座各位沒有什麼切身相關的牽連,或許有那麼幾個想在幾位高層麵前表現表現,希圖搏得李雲河等人的認可,以為將來打算,但更多的人卻遵循著一個原則:萬言萬當,不如一默。
說白了,跟自己沒多少牽扯的事情,沒必要衝在前麵表現,表現得再好,也不一定被提拔重用,但萬一弄砸了,到時候哭都來不及,機會和風險不成比例,以大搏小,此聰明人所不為。
就連趙然這個官迷都對此興致缺缺,更遑論他人。
除了都府景壽宮、潼川府紫陽宮、夔州府青羊宮等寥寥幾位監院認真談了談想法之外,絕大多數都在打馬虎眼。無外乎高喊一通道祖保佑的口號,然後表示無論道門提調署和玄元觀做出任何決定和安排,自己都將高舉雙手表示最衷心的讚同。聽得幾位川省高層連連搖頭,失望至極。
廟祝們的討論場所在總督府旁的守備府,趙然在討論中作了發言,大部分都是口水話,無非表表衷心而已,幾乎將感謝對象羅列了一個遍,聽上去更像答謝詞,跟意見建議完全不沾邊,令正在旁聽的趙雲樓大搖其頭。
空洞無物的發言成了當天的主題,這一現象尤其在廟祝這兩個分組展現得極為明(本章未完,請翻頁)
www.biqu70.cc。m.biqu70.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