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上就要進入九月,征募築路的數千君山百姓已經陸續返回各個村落,稍事休息幾天,便又守在了農田地頭間,開始準備一年中最重要的時刻——晚稻的收割。
這種特殊時期,趙然也不敢再折騰了,放手讓金久等人去檢查和督促秋收的各項事務。
他自己則宅在了君山廟裡,每天抽出一盞茶的時間煉化精炁,花一個時辰修煉九天玄龍大禁術,再花兩個時辰研究製器、煉符、布陣之類的典籍道書,最後用一個時辰練習自家的飛劍-一這是受了駱師兄刺激的結果,趙然在君山廟前觀戰後,忽然覺得飛劍真是太帥了。
剩下的時間,或者跟幾位靈妖打屁聊天,給他們做點好吃的,順便從白山君翅膀中騙些打賞,或者乾脆就到各村各家走訪慰問一下,隨手散些米錢肉果,治療些小病小傷努力提升自家的功德。
當然,趙然也未曾停止過自己對君山地區下一步發展的思考。修築西北線和東線兩條路,因為有幾位靈妖充作免費勞動力,總計粍銀不過區區四千多兩,不計欠條的話,他現在手握二十餘萬銀子,不說富可敵國,至少也稱得上富可敵省了,要做什麼事情做不成?
君山地區,大有可為啊!不過現在都不是談這些的時候罷了。他現在最重要的事情,是想想怎麼儘快把修為突破至黃冠境。
九月底,君山的秋收勝利完成,兩萬多畝農田產稻穀十三萬石,平均畝產六石!如此高的產量,與這個世界的靈力充沛有關,同樣離不開君山廟大力建設的水渠灌溉工程、農家堆糞場,更離不開君山百姓在對未來美好生活期望下激發的勞動熱情。
今年是趙然承包君山地區的第四年,按照當初與農戶們的授田約定,這也是農戶們納糧的第一年。為此,金久早於去年冬天便在君山廟東北,緊靠小君山的一段山崖下興建大豐倉。大豐倉占地三畝,有倉房六十間,儲滿後可存稻穀兩萬多石。
趙然在君山實行的是"小政府大社會"模式,一個君山廟,不僅履行道廟本職,還要代行縣衙的大部分職能,而人員僅有兩個道士、兩個火工居士、三個什麼也不是的“臨時工”,這麼點人手肯定是遠遠不夠的。
所以趙然采用的是委托服務形式,將部分職責委托岀去,比如將大豐倉委托給金記米鋪代管。金記米鋪的金老板六年前便投靠了趙然,從此開始了發家之路。如今的金老板名下除了米鋪之外,還有布莊、典當行、茶莊等,他本人也在穀陽縣遠近聞名。
金記米鋪接手大豐倉後,每年可享受一成的損耗作為收益。無論金記米鋪怎麼運作,每年的糧食庫存必須達到入倉時的九成,且都必須為三年內收(本章未完,請翻頁)
www.biqu70.cc。m.biqu70.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