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子詔書念畢,百官叩拜齊頌天子聖明。
吏部尚書嚴清先道:“陛下,以社稷為念,百官幸哉,災民幸哉,天下蒼生幸哉。”
嚴清素來剛直不阿,而這番話是由他從心底道出,誠懇至極。
要知道嚴清為三朝老臣,從沒有如此不吝嗇讚美之詞的稱讚過一位君主。但今日他如此稱頌天子,可謂是破天荒的。
看著嚴清老淚縱橫的樣子,天子也是感動。
兵部尚書張學顏亦道:“臣為九邊將士,謝過陛下,太後隆恩。”
說完張學顏一叩到地,拖欠的九十萬軍餉得補,還有五十萬兩的賞賜一並發下,如此九邊的士兵至少可以過一個好年了。
數十萬駐守九邊的將士,因此而受益。
戶部尚書楊巍也是站出來道:“此乃大明列朝先帝都未有之事,陛下今日之舉可邁堯舜。”
楊巍身為戶部尚書,是最知道國庫的難處的。自從設立內庫太倉以來,明朝的天子幾乎往太倉裡撈錢的,補貼內庫的。
卻很少有如此一口氣劃出三百九十萬兩銀子,用於國事。他剛擔任戶部尚書不久,即收到天子送出的大禮包,那等激動雀躍的心情,怎是他人可以比擬。
刑部尚書潘季馴則是躬身道:“陛下,臣素知河工之難,有了這筆錢,必能造福黃河兩岸的百姓啊!陛下聖明!”
有了幾位尚書挑頭,百官更是齊頌天子聖明。
天子聖明這樣的話,天子即位以來聽了無數次,但偏偏這一次卻聽得臣下所道是那麼的誠懇,那麼發自肺腑。
天子目視四方,倍覺欣慰。
不過下方也有官員,不屑地道,林延潮不惜死諫,我等眾官叩闕,不過將五百九十萬減了三百九十萬兩。
潞王大婚仍用去兩百萬之資,一個藩王大婚用去隆慶年一年太倉的歲入,我等反要在此感激不儘,口頌聖明嗎?
黃河兩岸百姓連一碗幾文錢的粥都吃不起,潞王卻可以如此鋪張,這是什麼世道?
一旁官員則是勸道,如此已是足矣了,陛下與太後作到這一步,已是難能可貴了。
發牢騷的官員,畢竟是少數。
不久後天子離開皇極門,早有性急的官員急忙離開,向其他官員們奔走相告如此大好消息。
與那些爭相邀功的官員不同,海瑞,海剛峰待天子離去,也是一整袖袍,一聲不吭離開皇極門廣場。眾官員們目送海瑞離去,雖知海瑞不好親近,但心底都是給他豎起了大拇指。
王家屏,於慎行,顧憲成等官員見海瑞不發一詞離去,自己也不好意思提這倡事之功,但幾十名清流官員卻激動著圍著他們,慷慨激昂地說著心底激動之情。
於慎行知若非海瑞上諫,自己可能還在膽怯,不敢上書。他因此而自責,麵對眾同僚的恭維,臉色難看地說(本章未完,請翻頁)
www.biqu70.cc。m.biqu70.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