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百一十二章 事情鬨大了(1 / 1)

大明文魁 幸福來敲門 1098 字 1個月前

林延潮看這兩名弟子如此樣子,也知自己方才話說得重了些。

他們不過十五六歲,對於朝堂官員那重重齟齬的心思,怎麼會明白。

讀書人常常以為得民心者得天下,可以通過民意訴求,隻要能上達天聽,天子就會聽從讀書人的意見。

但在中央集權製下的官場,決定官員升遷去留的,不是來自於下麵的力量,而是上麵的力量。所以洪鳴起敢鬨得雞飛狗跳,不怕得罪人,靠得就是張居正一句話,有朝廷給他撐得腰。

這就是官本位的弊端。

這時陶望齡定了定神道:“可是老師眼下的處境,也是不妙。現在朝野上下,無論官員,還是讀書人,都是認為老師對於永嘉之學,有承前啟後之功。”

“若是朝廷真下令取締永嘉之學,那麼近溪先生就是老師的前車之鑒。”

林延潮看了一眼陶望齡,他沒有做官,因而官場經驗不足,但是見事還是明白的。

徐火勃也是道:“是啊,老師此刻就是不作為,也不一定能逃脫乾係。一旦朝廷下令取締永嘉之學,民間因敬仰老師,進而對永嘉之學感興趣的讀書人,就會因此受害。那麼對老師的聲望打擊不小。”

陶望齡,徐火勃二人說得沒錯,永嘉之學乃林延潮名望所係。

眼下洪鳴起借機報複打擊的,都是支持永嘉之學的讀書人。但支持永嘉之學的讀書人中,不少也是林延潮的簇擁。若真到了這一步,林延潮也會因此失去讀書人的支持,甚至名望受損,以至於罷官。

林延潮對兩個弟子道:“你們說得,為師何嘗不明白,隻是時候未至,不可輕舉妄動。”

陶望齡,徐火勃見林延潮如此持重,略微失望。

徐火勃垂淚道:“老師,數百士子因支持永嘉之學,而被刑部逮捕下獄,我等豈能無動於衷。”

說完徐火勃向林延潮一拜後離去。

陶望齡則是沉默了片刻後,向林延潮道:“老師,道之不行,吾寧死矣!”

說完陶望齡拱手後,也是離去。

林延潮看著兩個弟子這等激憤的樣子,也是感歎,特彆是陶望齡那一句,道之不行,吾寧死矣。

當年孔子周遊列國,卻沒有門路,不由對弟子感歎。

君子之仕也,行其義也。道之不行,已知之矣。

做官就是為了行道義,但我的道義,不能行於天下,這一點我早已是知道了。從這一句,可知孔子之無奈,一生推行他的主張,但卻不能為世人接受。

換了現在,永嘉之學,不也是林延潮的道義所在嗎?

若是永嘉之學就此被朝廷取締,也等於林延潮的政治主張被否定,那麼林延潮此生也隻能學孔子,於民間講學,不能在政治上推行他的主張了。

至於陶望齡說得更是決絕,道之不行,吾寧死矣。

若是政治主張,不能推行,寧可死了。

這就是書生(本章未完,請翻頁)

www.biqu70.cc。m.biqu70.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