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大明門至午門至奉天門一路燈火通明,城頭的庭燎倒映在流淌的金水河上。
夜色之下,文官武將,四夷使臣,土官,小吏都乘著月色赴宴而來。
這一夜,皇極門是敞開的,宴會要進行得很遲很遲。
教坊司的九奏樂工已在奉天殿內,至於殿外的大樂樂工則在調理宮商。掖門裡一隊隊舞雜隊的舞士,魚貫來至奉天殿外的丹墀下。
丹墀下,穿著青綠二色官袍的文官們,陡遇熟人熱情地打著招呼,到了席次上,先到的遇至後來的人,總需站起身來,彼此推座讓座一番。
看起來幾分假惺惺的,但禮多人不怪,一不不小心,萬一托大,少不得給自己惹來麻煩。至於禦道左右的緋袍大員,公侯駙馬等勳臣,對於丹墀下的其他眾官員則是不屑一顧,徑直地走到了奉天殿前等候。
席次在丹墀下的低級文官們看著緋袍大員,甩袖而去的背景,滿臉羨慕的樣子,再與左右說一下這是哪部哪院的堂官,科舉出身,仕官履曆。
談及時總有一二人吹噓本官與這位大員當年如何如何。
然後神色淡定與眾人分說,又要力圖顯得不那麼誇張,並非往自己臉上貼金,最後眾人聽得都要發出一陣嘖嘖的讚歎聲來捧捧場。大家都知道,若真正有交情,是不會說得眾人皆知,反而還會力圖掩飾一番。
官場上曆練久了都是明眼人,誰有幾分斤兩,一目了然,但也不會當眾所破就是。
這等郊祀慶成宴自開國以來,年年皆有,對於曆官幾十年的官宦而言,早不過當成了尋常事。至於新晉官員而言,則是充滿的新奇,也有人拿之來看作一個拜山頭的機會。
不過宴席總的調子,就是讓君臣同樂,共享這太平盛世。
林延潮坐在席位上,看著紫禁城上的庭燎,與天上流淌的星河,交織在一起,煤山的方向,煙火一道一道,在紫禁城的城頭上炸裂。
砰,砰幾下響聲,令百官們都停了交頭接耳,一並抬頭看天片刻。
晚風吹來,拂在麵上,林延潮心情舒暢,看著這一幕太平盛宴,心道現在的大明雖談不上四海無事,垂拱而治,但也稱得有幾分盛世氣象。
這就是他此時此刻赴宴的感受。
啪!
啪!
啪!
隨著台階下三下靜鞭,眾官員們都知天子到了,全場頓時肅靜,所有人一並從座位上起身麵向奉天殿而立。
天子的鹵簿在奉天殿停下。
“聖躬萬福!”
“百官免禮!”
天子在奉天殿升座,外周一片寂靜
林延潮心知這時候遠遠還不是開宴的時候,奉天殿裡天子與百官還有一番奏對呢,猜想大體就是一番歌頌君德,四海升平的話。
夜色越濃,星河越亮,奉天殿裡幾句對話聲,隱隱約約飄到丹墀之下。林延潮想聽清楚,但過了片刻還是放棄了,所幸這過場(本章未完,請翻頁)
www.biqu70.cc。m.biqu70.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