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播報】關注「起點讀書」,獲得515紅包第一手消息,過年之後沒搶過紅包的同學們,這回可以一展身手了。
大明輔臣都有經曆過教習內書堂,或者是輪值內閣。
輪值內閣,也是一名翰林初步了解內閣運作的途徑。
林延潮有些竊喜,心裡揣測若是能入內閣輪值,這是將來進日講官的資曆。
何況輪值內閣,自己就能在張居正,張四維,申時行這等名相下做事,特彆是張居正這等千古一相,自己能從他身上學習到不少東西,將來都是自己寶貴經驗。
想到這裡,林延潮心底不由激動起來,不過他同時意識到輪值內閣,競爭對手恐怕不少啊!
自己入翰林院才轉正,資曆很淺,這是自己的劣勢,不過自己的優勢,就是狀元出身,文章大家。
朝堂裡,三位閣臣又聊了幾句,除了陳思育偶爾插話,其餘人都是屏息靜氣。
這時景陽鐘響起,百官上朝時候到了。
閣老侍從的挑開簾子,幾位首輔先出了房門,其餘翰林也是依官位大小陸續出門。
午門前,文武官員列隊,禦史點名。
林延潮走出朝房,初升的旭日斜斜照在自己身上。
午門外三百觀政進士已是立在那,他們今日都是來謝恩的。謝恩之後,除了京官之外,其餘進士就要離京各奔東西,到地方補缺。
林延潮向顧憲成,林世璧等人相熟的同年們拱手拱手作禮。
鼓聲隆隆而起,午門前的金水橋上,兩匹朝象被內侍牽出午門,在午門的門洞前。象鼻卷子拱搭成橋。
文武百官列隊,凡緋袍的官員經過象鼻橋後,走進午門。在午門後的皇極門前,天子於金台禦幄中升座。這也就是禦門儀。傳說中的禦門聽政。
真正在奉天殿裡舉行的禦殿儀,隻有在大朝儀或者是金殿傳臚這等大事時才舉行。常朝都是禦門儀。
至於四品以下的官員,隻能在午門外行禮,然後拱立靜候旨意。對於文武官員而言,早朝開始了,但對於級彆不夠的官員而言,早朝卻已是結束了。真正的早朝,其實隻有四品以上官員參加。四品以下除了望著巍峨的午門城樓外,一點屁事都沒有。
至於翰林官,唯有五品宮坊官以上方能進入午門。
林延潮資格還不夠,就算從翰林院修撰遷至詹事府中允,也還差了一級,但若是輪值內閣,日講官不論級彆都行。
所以他也是在午門外乾等了一個時辰,也就是說以後每逢三六九朝參日,林延潮都要淩晨三點爬起床,五點趕到宮門前。六點到八點為天子在午門前站崗一個時辰,這哪裡是朝參日,簡直是超慘日。
常朝之後。百官退朝,天子在宮門外賜食,眾人吃了一頓工作餐後,從長安右門而出各回衙門。
現在這還算是好了,聽聞以前太祖,也就是老朱持政時,摳(本章未完,請翻頁)
www.biqu70.cc。m.biqu70.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