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透權力這點,那麼看官場的事,也就容易許多。
為什麼冊封王府沒人願去?那些宗藩王爺,關起門自己可以當自己是老大,但在外麵文官都不鳥你。
那麼修史,重修大明會典呢?
要知道翰林院檢討廳被稱為史館,修撰編修檢討又稱為史官,史官的本職就是編史,修史啊。那答案呼之欲出了,資深翰林們明顯不願意修史啊。
正在林延潮細思之際,外麵先是傳來一聲咳嗽,陳思育走入了檢討廳。
此刻檢討廳裡隻剩下寥寥幾人。
眾人一並起身道:“見過光學士。”
陳思育點點頭問道:“這幾日你們將初稿,以及章程典籍都熟悉了嗎?”
眾人對視一眼,沒有答話,蕭良有起身道:“回光學士,幾名同僚都是日夜攻讀典籍,我等都已有把握。”
陳思育笑了笑道:“很好,以占真不負我所望,諸位也是辛苦了。”
蕭良有拱手道:“多謝光學士誇獎。”
見了這一幕,其餘檢討聽了都有微微不快,事實上林延潮知大家並不想這麼著急開始重修,因為很多典章憲綱都沒有看全。
林延潮三人不用說,幾名檢討也是萬曆五年的庶吉士,三年考滿留館,都沒有修纂的經驗。但蕭良有答允了,他們總不能拆台。
接著陳思育就板起臉道:“既是如此,今日就開始重修之事。以占已是督起總修纂之事,至於其他修纂官每兩日編寫重修條例多少,都交至內堂由我親自過目。”
此言一出眾人也是暗暗叫苦,若是由蕭良有總督。那麼蕭良有資曆不夠,大家肯定是不怕的,但陳思育卻是不一樣。
陳思育走後,林延潮回到案前,就聽到幾名修纂官在那低聲道:“孫修撰他們修了數年會典,都早已是手熟。眼下他們丟掉,交給我等重修,大家都是新手,初稿都未看熟,又更何況其他典籍?此事難矣。”
“我覺得最氣人的是,書成之日。參與修纂官都能升一級,但修了多少怎麼算,你修一百卷,算是修纂官,但修一卷,也算修纂官。會典緊修慢修,終有修成了一天。最後大家都能升遷一級,我等這麼拚命作什麼?”
“不是我等拚命,是蕭編修在光學士麵前攬事,還誇下海口。”
聽了檢討的議論,陳思育為何找林延潮,蕭良有來修纂大明會典的事,也是明白了。
修纂大明會典,是眾翰林們雨露均沾的事。乾多乾少一個樣。資深翰林們,熬了幾年,結果稿子被張居正退回,都不願意再乾。
至於陳思育沒辦法,資深翰林不乾了,隻好新翰林來乾了。蕭良有他們新入官場嘛,衝勁十足,修纂大明會典之事,又與他們利益相關,故而此事落在林延潮,蕭良有身上也是理所當然。
大明會典是張居正親手抓的事,他是要憑此會典留名後世的。可(本章未完,請翻頁)
www.biqu70.cc。m.biqu70.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