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名士子就在林延潮一旁高談闊論,裡麵正有周宗城。
但見周宗城不無得意與一旁幾人高談闊論道:“咱們幾人自小在衙門長大,聖旨都見過,公判,誥令,更是日常所見,這第二場考來簡直是簡單至極。”
說著幾個人得意洋洋地笑了起來。
幾人紛紛道:“我等以後要仰仗,周兄你了。”
“先預祝周兄領鄉書,京報連登黃甲!”
林延潮站在那裡,而周宗城在旁一個勁的得意,他是連瞧一眼都奉欠。
另一旁劉廷蘭幾人也來到龍門前,他與幾個同鄉好友,指著周宗城不屑地道:“楊兄,你說這些省城的士子,竟也在此跳梁,可笑不可笑?”
楊道賓笑著道:“我未來的解元郎,眼下你且容他們一二吧。”
另一名士子黃克纘道:“半桶水響叮當,我們何必理會這些人。”
何喬遠也道:“難怪恩師說這幾年閩中學風日下,果不其然。”
劉廷蘭笑了笑道:“待放榜之後,再看這些人,這次五經魁,咱們漳泉二府的讀書人拿定了,走,龍門開了。”
當下幾人朗聲笑著離去,眾士子都是躊躇滿誌地走出龍門。
第二場考完後,第一場的鄉試卷子都已是謄寫完畢,對讀官對讀後,已是交給總考官王世貞。
外簾雖有福建巡撫,布政使坐鎮,但他們卻不可至內簾一步,否則負責內外監臨的兩位禦史,就可上書彈劾。
所以鄉試主考官王世貞,才是內簾官中一語而決的人物。
在至公堂後的衡鑒堂裡,王世貞看著一乾同考官,閱卷官道:“今日爾等閱卷之時,不敢忘了當年身處矮屋的辛苦之事,這裡的卷子都是讀書人寒窗十年所作,爾等切切要看清楚了,若是有什麼差池,不說本官,禮部磨勘這一關也過不了。”
同考官,閱卷官都是一並稱是,然後各領了試卷回房。
二三場卷子不過走個過場,場七篇才是重中之重,同考官,閱卷官們領了卷子回去後,各個都不輕鬆。
尚書經一房的閱卷官程明悟,乃是興化縣訓導。
林延潮鄉試場的朱卷此刻正到了他的手上。
本來依著縣學訓導的身份,程明悟是不足以充任閱卷官的,但怎奈本省治尚書的學官並不多,敢說通經的更少,故而臨考時被調來作尚書房的閱讀官了。
自卷子至本房後,他看得一直很慢,不敢出了絲毫差池。
身為不入流的雜職官,若是出了什麼紕漏,很容易被幾位大佬訓死。
眼下他看到林延潮的朱卷後,沉吟良久,不敢下定論,當下拿了他的朱卷,向坐在一旁的浦城縣孫教諭問道:“孫兄,請教你個事。”(本章未完,請翻頁)
www.biqu70.cc。m.biqu70.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