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5章 繼續南下

今晚的公宴在一種奇怪的氣氛中結束了,遠道而來的林泰來更像是主人,比本省眾官都要更活躍。

又次日,林泰來與本省官員進行個彆談話,不公開的那種。

第一個談話的人當然是巡撫周世選,畢竟這是一號人物。

這種談話的語氣大都很平平淡淡,但是在平淡中蘊含著豐富的元素。

林泰來放下茶盅,像是說家常話一樣的問道:「周中丞是哪年做河南巡撫?」

周世選如實回答說:「萬曆十六年。」

林泰來回憶著說:「那時候的吏部天官還是楊巍,戶部還是王司徒吧?」

隨後又像是開了句玩笑:「真沒想到,周中丞還欠我妻家一個人情。」

內地巡撫由吏部和戶部會推,周世選當初能出任河南巡撫,肯定也是經過當時戶部尚書王司徒點了頭的,所以林泰來才會這樣開玩笑。

對此周世選不能不認,無奈道:「王大司徒有古人君子之風,至今難忘。」

林泰來又道:「在京城時,我也經常聽到申相褒獎河南周中丞,說周中丞慨然有節丶淡泊名利,廉能齊備啊。」

周世選覺得繞圈子沒意義,就直接說:「九元君有何貴乾?」

林泰來說:「我確實想做點事情,警告一下京中某些不老實的人,還請周中丞搭把手。」

周世選問道:「誰不老實?」

林泰來回答說:「今天誰不來與本人談話,誰就不老實。」

而後周世選又說起另一件事,「今有宗室聯名來我這裡告你。」

林泰來反問道:「若宗室犯法,地方官員可以執刑否?」

周世選對此答道:「按太祖高皇帝祖訓,自然無權處罰。宗室犯法須得送至京師,尤其親王丶郡王之事,必須由天子訓斥和裁決。」

林泰來不屑道:「那不就得了,你們又沒有執法權,管他們作甚?

既然他們打了彆人時,你們管不了,那麽他們被打了,你們同樣不用管啊。

他們如果真覺得不服氣,就上書京師告禦狀啊!」

周世選:「.」

不得不說,林九元這文武雙全的素質真是天克這幫宗室。

與巡撫周世選談完後,林泰來繼續與其他藩司丶臬司官員談話。

看到右布政司戴光啟時,林泰來就命隨從上茶並重新燒水,顯然是準備長談了。

作為一個穿越者,林泰來總覺得「光啟」這名字太晦氣了。一個光緒,一個天啟,像是二者合一。

「戴方伯啊,我才進河南,就聽說你涉嫌在前月鄉試舞弊。」林泰來的語氣依然像是閒話家常。

戴光啟回應說:「九元君也隻是道聽途說。」

這意思就是,又沒啥實據,總不能因為一些流言蜚語就處罰大員吧?

林泰來唉聲歎氣:「但這事太難看了,幾個中舉之人醉後當眾亂說,影響實在太壞。

但反過來想,他們都是中舉的人,也沒理由再無緣無故的胡編亂造吧?」

戴光啟便不吭聲,你林九元雖然有威名,但你又不是前來巡視的欽差,隻是過境而已。

林泰來忽然又道:「此事雖然沒有實證,但你如果能在一個恰當時刻主動認罪,豈不就算是實證了?」

戴光啟:「.」

是你林泰來瘋了,還是他老戴傻了?誰會去主動認罪啊?

林泰來歎口氣,勸道:「戴方伯你這個年紀官至布政使,仕途已經走到儘頭,所等的就是致仕,是也不是?」

戴光啟還是沉默,因為林泰來說的是對的。

在大明當今體製裡,布政使是從二品,按察使是正三品,布政使在按察使之上。

但你問任何一個官員,肯定都是寧可當按察使,也不願意當布政使。

因為當按察使,意味著未來還有無限可能,可以平移為三品巡撫,侍郎也不是不能想。

但要是當了從二品布政使,就基本沒有上升空間,隻能養老等退休了。

在理論上,布政使之上隻有尚書了,但也真就是理論上了。

一個普通布政使若想進位尚書,就要同時力壓二十幾個巡撫丶南北兩京二十幾個侍郎,這難度是地獄級的。

所以布政使確實最沒奔頭,大都隻等著退休。

但是戴光啟還是不明白,林泰來說這些乾什麽?難不成還想拿「致仕」來威脅一位布政使,那不是搞笑麽?

林泰來語重心長的引導說:「既然方伯早晚都要致仕,何不用致仕來換取一點東西,比如子孫的富貴?」

戴光啟抬起了頭,臉上緩緩的現出疑惑,自己致仕和子孫富貴有什麽關聯?

林泰來強調說:「我再重複一遍,隻要你在合適的時候主動認罪,承認科場舞弊就行。

到時朝廷所施加的處罰,無非就是勒令你致仕,你又能有什麽損失?對你而言,不過早幾年致仕而已。

但是卻可以博得我林泰來的友誼,換取子孫的富貴!」

心裡受到巨大衝擊,戴光啟失聲道:「閣下此言當真?」

林泰來拍著胸脯說:「我林泰來以信義立身,人稱今布,布就是一諾千金的季布!

朝中吏部王尚書丶戶部於尚書丶兵部葉尚書丶工部陳尚書都可以作證!」

說到這裡,多年積累的政治信譽,終於發揮出了作用。

戴光啟思前想後一番,咬牙道:「雖然不知九元君最終目的何在,但我可以認罪!」

林泰來便安撫道:「本意非為你,而為臬台瀆職也。」

這就是稍微透露了一下思路,免得戴光啟再胡思亂想——真正目的是按察使鄒學柱,對你並不會從嚴處置,最多就是勒令致仕,你大可放心!

送走了戴光啟後,林泰來對左右問道:「鄒臬台可曾來過?」

左右答道:「未見其來造訪。」

林泰來又問:「可曾送了程儀?」

左右答道:「亦未見送來。」

林泰來冷哼道:「連規矩都不懂,那就不要責怪彆人整治他了!」

黨爭歸黨爭,但彆人路過時連土特產都不送,挨收拾也活該!

然後林泰來繼續與守巡道官員談話,有右參政於達真丶按察副使李廷謨等人,但沒有太多深刻印象。

最後林泰來又把左參政李維楨叫了過來,告知說:「後日我就離開開封,繼續返鄉。」

李維楨吃了一驚,似乎隻是起了個開頭,什麽事情都沒辦成,怎麽就要走?

於是就懇求說:「望九元君扶上馬,送一程?」

林泰來卻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