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8章 跟我有什麽關係?(1 / 1)

第618章 跟我有什麽關係?

這個時候,林泰來還在琢磨通信司選址的問題,如果皇城南區這個黃金片區實在擠不進去,是否可以在鄰近的商業街區裡找個地方?

比如南邊的棋盤街,比如東邊的燈市口,又比如教坊司胡同

林泰來的心態有點像是後世的買房青年,在預算範圍內,對地段丶配套等各方麵都要儘可能力求滿意。

正在教坊司胡同和棋盤街之間糾結時,忽然申用懋到訪,並帶來了工部尚書宋纁去世的消息。

林泰來有所感慨,歎道:「逝者如斯夫!老人們逐漸開始退出舞台了。」

曆史上這兩年朝廷大員更替極其頻繁,除了國本大劫的緣故之外,還有個原因就是有不少去世的。

對於宋纁去世,林泰來沒有表現出喜悅之類的情緒,很客觀的評價說:「其實宋尚書這個人不錯。」

宋纁和另一個清流黨大佬陸光祖不太一樣,屬於被卷入大勢丶身不由己的那類人。

他和清流勢力領袖和創始人沈鯉是歸德府同鄉,所以他在政治上彆無選擇。

但宋纁並不像陸光祖那麽跳,騷操作也沒有陸光祖那麽多,為人稱得上本分。

「家父想問你,怎麽辦?」申用懋問道。

林泰來似乎很無所謂的隨口答道:「涼拌!」

申用懋愣了愣,「好歹是一個尚書沒了,你一點都不關心後麵的局勢發展?」

林泰來便答話說:「皇上本來正以宋纁官職為棋子,與清流黨人角力。

清流黨人為了門麵也好,或者為了團結也罷,不得不力保宋纁。

可是現在宋纁突然去世,這個棋子就等於是瞬間消失了。

對清流黨人而言,這其實是一個利好,不用再花費資源去死保宋纁了,同時左都禦史陸光祖的官職也能保住了。」

申用懋疑惑的問道:「等等,為什麽宋纁去世,陸光祖就保住了?」

「這裡麵原因請你自己思考!」林泰來說。

如果看到皇帝現在很煩清流勢力,就認為皇帝恨不得清流勢力全部消失,那就大錯特錯了。

在萬曆朝前三十年混朝堂,就需要明白一個基本原理——清流勢力其實是萬曆皇帝親自扶植起來的,目的是為了鉗製內閣權勢。

畢竟在萬曆皇帝心裡,有個叫「首輔張居正」的童年陰影。

國本問題雖然重要,但對內閣的製衡也很重要,從這個邏輯出發,萬曆皇帝是不會讓清流勢力徹底被清除的。

對比嘉靖皇帝在「大禮議」的表現可以看出,萬曆皇帝在「國本之爭」中的主要動作是拉扯,而不是直接政治清除。

那些在國本之爭中隕落的大臣,也更多的是被情勢所逼,而不是被皇帝主動政治清除。

所以宋纁去世後,另一清流勢力大佬陸光祖就安全了,肯定會被慰留下來繼續當左都禦史。

最後林泰來總結說:「總而言之,陸光祖安全後,清流黨人再無後顧之憂,可以放開手腳了!

他們不會放任這個鬥爭高潮隨便過去的,他們一定會儘力擴大影響。

他們會用輿論逼迫首輔丶內閣丶禮部在國本問題上表態,或者直接進行強力彈劾!」

申用懋正聽的入神,忽然又聽到林泰來轉而說:「所以,後麵的局勢跟我有什麽關係?

熱鬨都是內閣丶禮部的,我隻是一個醉心於鐃歌藝術丶為了新衙門選址而奔波的人而已。」

申用懋感覺自己腦子不夠用,迷茫的說:「若以後的局勢與你無關,那家父讓我急急來告知你,又是何故?」

林泰來思索一番後,猜測著說:「也許是令尊預感即將遭到猛烈攻訐,所以暗示我準備出手幫忙?

畢竟令尊身為首輔之尊,拉不下臉麵求我這個小輩,所以隻能通過你暗示了。」

申用懋想了想這種可能性,點頭道:「莫須有。」

林泰來便嫻熟的報價道:「你回去告訴令尊,隻要讓給我一個工部左侍郎位置就行了,這很劃算吧?

我先前答應過翰林院陳學士,讓他去工部避避風頭,正好一並辦了。」

申用懋:「.」

老爹說不想搭理林泰來,林泰來說後麵局勢與他無關,真是信了你們的鬼!

如此申用懋得了準話,就回去複命了。

及到次日,林泰來沒有去研究鐃歌藝術,也沒有為了選址而奔波。

他一大早就來到了吏部,對王天官請示說:「我認為今天應該召開部議,推舉一下工部堂官的人選。」

王天官有點詫異的說:「宋尚書屍骨未寒,現在就推舉後續人選有點著急了吧?」

林泰來強調說:「他又不是在任上去世的,先前已經被罷官了,我們吏部推薦後續人選,與他去世無關!」

看林泰來著急,王天官就傳話下去,讓相關官員都來開會。

王天官宣布了會議主題後,吏部左侍郎劉虞夔提議說:

「工部左侍郎曾同亨年資深厚,又兼勞苦功高,早該升尚書,不過朝廷未得虛位而已,如今他升為尚書可謂是順理成章。」

林泰來想了想,最終還是沒有反對劉虞夔的提議。

眾人都略感詫異,這位曾同亨有個弟弟叫曾乾亨,可是標準的清流黨人,你林泰來居然沒有發言反對。

曾同亨是嘉靖朝中進士的老人,在工部當了很多年左侍郎,又親自在壽宮現場督工數年,論資曆丶功勞確實早該升尚書了。

所以曾同亨是那種被朝廷上下公認應該升工部尚書的人,硬要逆著輿論阻攔的話,非常敗路人緣,會付出很大代價,完全不值得。

雖然林泰來答應過陳學士,幫忙將陳學士調到工部或者刑部,但一個工部左侍郎就夠了。

真犯不上為了陳學士,付出巨大代價去爭奪工部尚書,兩人之間的關係還沒到那個份上。

王天官事先和林泰來通過氣,知道林泰來的想法,所以也不拖節奏,又開口道:

「若工部左侍郎曾同亨升為尚書,又可用誰來補為左侍郎?」

這會兒林泰來當仁不讓的說:「禮部右侍郎兼翰林學士掌翰林院事陳於陛!」

聽到這個提議,頓時滿堂嘩然,所有人都被這個提議驚到了。

將一個請貴無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