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9章 稍分肝膽與枝梧
通州張家灣,號稱京東首驛,乃是水陸交彙之地。
除了特殊的漕船之外,一般人沿運河到這裡,水路也就到頭了。
所以都會把舟船換馬車,然後往京城而去。
上京赴任的新吏部天官王老.盟主,是一個十分講究個人形象的人物,有著巨大的偶像包袱。
雖然他晝夜兼程趕路,但臨近京城了,又生怕狀態不佳丶氣色不好,影響到首次亮相的效果。
所以在通州特意停歇了一天一夜,把自己的精神麵貌調整過來。
這日淩晨,天還黑著,王老盟主就起身洗漱用餐。就等著天色蒙蒙亮,然後立刻出發。
在這大夏天的暑季,趕路肯定是清晨到上午最舒服,而且彆人迎接也舒服。
至於具體細節,王老盟主隻要定好時間就行了,一切都不用操心。
就像他一路上所經過的各地,都是好吃好喝的頂級供奉,所有待遇直接拉滿。
就算三更半夜坐船趕路,一樣能安排足夠的民夫拉船。
雖然以前他的待遇也不錯,但那都是賣文壇盟主這張老臉換來的,即便偶然碰上了不周到,自己也不好說什麽。
哪像這次行程,所到之處完全不用說什麽,彆人就自動誠惶誠恐,唯恐稍有不周到。
躊躇滿誌的王老盟主站在院中,看著雜役們拾掇馬車,想像著近在咫尺的京城,不禁心懷激蕩。
原本以為,人生和事業都快謝幕了,躺平等死就行,誰能想到還有夕陽紅?
這官職可是外朝一號吏部尚書,發起狠來能和首輔叫板的天官啊。
這輩子手握文壇權柄,但還真沒享受過政壇權柄的滋味。
忽然間,瞥見陪伴上京的次子王士驌穿著外觀很像小兵紅胖襖的勁裝,王老盟主忍不住斥道:「你好歹也是個生員,如此穿著,成何體統?」
王士驌不鹹不淡的答道:「聽說三四月時,林九元一直是這樣穿,此乃時興服裝樣式也!」
王老盟主無奈,家家有本難念的經,次子這是逆反心理發作了。
本來王士驌平日裡遊俠鄉裡,喜好弓馬拳腳,並不願意跟著父親來京師。
他想著在太倉老家創建堂口做大做強,然後加入新吳聯——聽說新吳聯又開始招收加盟堂口了。
結果王老盟主害怕次子在老家惹事,影響到自己仕途,就強行帶著王士驌上京。
然後王士驌就故意穿著模仿小兵紅胖襖樣式的衣服,招搖於父親左右。
彆問緣故,問就是效仿林九元!
王世貞看著東方天色已經微微顯白,便吩咐說:「啟程進京!」
今天大好的日子,不能浪費在與兒子生氣上。
上午時分,京城東郊接官亭,已經聚集了大大小小數十位愛好文學的官員。
感謝不上朝的萬曆皇帝,不然眾人還真未必有空來這接人。
到場的眾人也暗自慶幸,幸虧自己不忘初心,一直沒有放棄文學夢想,堅持在文壇刷臉。
所以在這時候,才能有個合情合理的藉口來迎接文壇老盟主。
不然的話,拿什麽理由來迎接文壇老盟主?
混官場並不是隻要臉皮厚就行,也要講究門麵功夫和技巧。
如果沒有一個合情的理由就硬蹭,隻會遭人鄙視和厭棄。
迎接文壇老盟主的陣容裡,為首之人乃是兵部左侍郎石星。
當然,石侍郎現在更為另一個身份自豪,他可是複古派第二代五子,也就是續五子之一。
這是他二十年前在文壇追隨王老盟主時,被光榮授予的名號!
本來以為複古派已經沒落,「五子」名號已經失去了含金量。
沒想到轉眼之間,「五子」又成了金字招牌,真是世事無常。
想到這裡,石侍郎不由得意氣風發,隻要老盟主能熬住,自己一個尚書就穩了!
忽然有人叫道:「來了來了!」
石侍郎抬目遠眺,果見有車隊沿著官道迤邐而來,車隊前導打著數麵官牌。
不多時,車隊中間最大的馬車停在了接官亭外的道邊。
但是不等老盟主下車,眾人就立刻上前行禮,於是王老盟主連忙下車還禮。
兵部的石侍郎又上前一步,親熱的說:「多年不見,老先生風采依舊,魏郡石生一直甚為想念!」
王世貞對著石侍郎端詳片刻後,不由得感慨道:「不想再見時,連你也是年過半百,兩鬢斑華了。」
石侍郎突然從袖中掏出一張文稿,嗓音略有哽噎的答話道:「但老先生二十年前的教導,晚生一直曆曆在目。」
這份文稿是二十年前評選複古派續五子時,王老盟主親筆寫給石星的贈詩。
詩雲:「石生昔抗章,攀天動星辰,芬芳一世間,誰能不見親」
臥槽!周圍眾人都驚了,二十年前的文稿還能被你石星找出來了?
王老盟主也陷入了短暫的迷茫,這到底是原稿還是高仿複刻?
二十年都過去了,自己現在也分辨不出來了啊
這京師不愧是天下首善之地,當真是高手如雲。
按理說,今天這場麵是眾人打著文學愛好者的旗號,來迎接文壇老盟主的。
但王老盟主敘舊過後,卻沒有談論文藝,反而對石侍郎問道:「聽說上半年的朝局頗為紛亂?」
可憐盟主驅前車,不問文壇問政局。
石侍郎倒是無所謂,刷印象分的目的已經達到,談論什麽話題都行。
便如實答道:「兩三個月前,確實混亂不堪,所幸近期已經平穩。」
王老盟主微微歎了口氣,顧左右而說:「我遠在南京時,亦有所聞。
聽說三四月時,朝局動蕩不寧,北地災異頻出,吳門丶太倉丶山陰都一度去國。
所幸吳門回歸廟堂後平定狂瀾,朝局才漸趨於平穩,上下方得共享太平。」
眾人略感驚奇,沒想到老盟主下車後先吹捧了一番申首輔。
看來這王老盟主的政治大局意識還挺強啊,誰說王老盟主的實力隻能在文壇呼風喚雨,混不了政壇?
今天老盟主說什麽就是什麽,石侍郎這點做人道理還是懂的,便附和著說:
「幸賴國家有申吳門居中調和,若無申吳門回朝,安得今日之穩定?」
但王世貞卻有點詫異的反問道:「你怎麽忽然說起了申吳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