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了上788章後,看到一些書評,發現有一些朋友的認知,過分敏感和錯誤,我寫了這章,談一些粗淺的概念,但是沒發,到789章發了之後,又看見一些書評,覺得還是發出來。
到底什麼是文人?
我們從幾千年前甚至幾萬年前的最初談起。
人類的本質在大腦進化定型之後,基本就已經定了,基於人的基本屬性——就是我們現在的基本屬性——人要成熟,要獲得提升,途徑隻有一個:反複經曆事情,利用思考,獲取經驗。即便未來,事情也隻能這樣乾。
人類超越動物的一個重要因素,是發明了語言文字,讓前人的經驗可以流傳下來,前人代替你去經曆事情,思考了,然後有了結論,一代代的積累,人類建立目前的社會。
看書的意義,就在於獲取他人的經驗,例如我們看小說,通過模擬一段“經曆”,在這段“經曆”裡思考,獲取營養,當你在同樣的事情上模擬了十次八次,終於遭到一件真的事情時,心裡至少能有個數。
那麼古代文人是什麼?
通過讀書,獲取了比彆人更多的經驗,由此成為統治階級,自然而然地會產生優越感,會瞧不起他人。在近代受到了抨擊,更值得一提的是,“文人”擁有更多社會經驗,更懂得社會的殘酷,當事情壓過來,他知道後續有多可怕,容易軟弱迂回,秀才造反三年不成,文人沒骨頭,是真的、沒法否認的一個想對屬性。
但是,現代的文人是什麼?
我們的過去叫了太多次“人民的眼睛是雪亮的”“臭老九”,恍然間隻要有人民最好沒文人,可是走到現代社會,信息爆炸,書已經到處都是了,你們誰沒看過書?誰看不到書?誰看了書以後還能產生真正的階級差異?
但人的基本屬性沒有變,要更成熟、更懂事,你就需要更多的經曆,更多的思考,更多人生的橫向對比,你是個人你就取不了巧。
為什麼要憎恨文人?
在現代社會憎恨文人者,恕我直言,是那種真正懶惰的人,他們不去看書,不去提升自己,卻依然認為,自己麵對某些複雜事情時,能有天然的正確,他們更喜歡不動腦筋,不去努力,卻依然比得上那些聰明的、努力的、不斷進取的人的這種感覺。
可是比不上的。
現代社會打掉了過往的階級,但是智慧的階級仍舊存在,在可見的未來依然會存在,它簡單的表現在:聰明人辦一件事情能更快地找到辦法,笨人辦砸了,階級在這件事裡得以體現和拉升。
想要變聰明,一是思考,一是看書。這三十年的發展,階級已經出現了,意識到教育的重要後,“贏在起跑線上”的概念也出現了,有錢人把孩子放進好的學校,找好的老師,所謂“好”,必然體現在能夠協助孩子更(本章未完,請翻頁)
www.biqu70.cc。m.biqu70.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