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9章第七五〇章昔我往矣,楊柳依依;今我來思,雨雪霏霏(下)
西南多山。
秋天裡,黃綠相間的山勢在明媚的陽光下重重疊疊地往遠處延伸,偶爾走過山道,便讓人感到心曠神怡。相對於西北的貧瘠,西南是鮮豔而多彩的,隻是整個交通,比之西北的荒山,更顯得不發達。
山水相接之中,偶爾亦有三三兩兩的村寨,看來原始的密林間,崎嶇的小道掩在雜草土石中,少數發達的地方才有驛站,負責運輸的馬隊年年月月的踏過這些崎嶇的道路,穿過少數民族聚居的山嶺,連接中原與西南荒地的貿易,便是原始的茶馬古道。
這裡是西南夷世代所居的故鄉。
所謂西南夷,其自稱為“尼”族,古代漢語中發音為夷,後世因其有蠻夷的貶義,改了名字,便是彝族。當然,在武朝的此時,對於這些生活在西南群山中的人們,一般還是會被稱為西南夷,他們身材高大、高鼻深目、膚色古銅,性格強悍,乃是古代氐羌南遷的後裔。一個一個村寨間,此時推行的還是嚴格的奴隸製度,互相之間時常也會爆發廝殺,大寨吞並小寨的事情,並不鮮見。
武朝的兩百年間,在這邊開放了商道,與大理互市,也一直爭奪著涼山一帶彝族的歸屬。兩百年的互市令得部分漢人、少數民族進入此地,也開辟了數處漢人居住或是混居的小城鎮,亦有部分重罪犯人被發配於這凶險的群山之中。
及至景翰年過去,建朔年間,這邊爆發了大大小小的數次爭端,一麵黑旗在這個過程中悄然進入此地,建朔三、四年間,涼山一帶相繼有布萊、和登、集山三座小縣城宣布起義——都是縣令單方麵宣布,而後軍隊陸續進入,壓下了反抗。
這些從西北撤下來的士兵大多風塵仆仆、行裝破舊,在強行軍的千裡跋涉下身形消瘦。最初的時候,附近的知府還是組織了一定的軍隊試圖進行剿滅,然後……也就沒有然後了。
更多的軍隊陸續而來,更多的問題自然也陸續而來,與周圍的尼族的摩擦,幾次大戰,維持商道和建設的艱難……
風聲忽起,她從睡眠中醒來,窗外有微曦的光芒,樹葉的輪廓在風裡微微晃動,已是清晨了。
雞鳴聲遠遠傳來。
院子裡已經有人走動,她坐起來披上衣服,深吸了一口氣,收拾迷糊的思緒。回憶起昨夜的夢,依稀是這幾年來發生的事情。
或許是因為這些時日裡外頭傳來的消息令山中震動,也令她稍稍有些觸動吧。
這一年,名叫蘇檀兒的女人三十四歲。由於資源的匱乏,外界對女子的看法以富態為美,但她的身形明顯消瘦,恐怕是算不得美人了。在和登縣的五年,蘇檀兒給人的觀感是決然而銳利的。瓜子臉,目光坦率而有神,習慣穿(本章未完,請翻頁)
www.biqu70.cc。m.biqu70.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