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4章第五〇五章鐵蹄踏碎千般業
從意識到這次糧價飛漲問題的嚴重,到終於下定決心采用寧毅的提議,這期間,作為主導人,秦嗣源要做的心理建設不會比認識人少。當決定了要做事,一切也就踏上舉手無回的地步,八月間,當第一批官員對秦嗣源的決定表示質疑時,相府這邊,當即便做出了清晰的應對。
由於這次被安排在幾條商道之上的官員多少與相府有些關係,秦嗣源首先發出的,還是一篇比較簡單的書信,說了這次的受災人數,對於糧價的預期,受災人群的預期,其餘的不再多講。若三日之內還未執行命令的,去職的文告立刻就從吏部發出,由接替的吏員直接帶到當地,當場將人去職查辦。
這算不得什麼新奇的事情,朝廷大員每一次辦事,幾乎都有立威的一道程序。就算手段專橫一點,去掉一些外地小官的職位,還不至於會鬨到朝堂上去。但是肅殺的氣氛已經在醞釀,少部分注意到內情的人,都等待著有人出來首先彈劾秦嗣源等人出格的做法,但是此後混亂的導火索,卻是由八月底的一道陳梳開始的。
那是戶部之中,一位名叫薛德義的六品主事遞上去的折子:《論商事利國》。
武朝立國以來兩百多年,商業發展迅速,近幾十年來,一些大商家有錢之後,也已經開始插手政事。所謂衣食足而知榮辱,既然能夠往這邊伸手了,當然也想要一個進身之階。這期間,正途自然是增加自家的底蘊,培養讀書人,另一方麵,這些年來,也逐漸有人在朝廷上宣揚商業的重要性,曾經也有人遞過幾個不大不小的折子,有的當場被打回,後來也有引起了一兩次小風暴的。
最後國朝的態度看起來倒也明確:商業當然是有重要性的,但商人要地位,彆想!
當然,一個階層的地位改變,總是一個漫長的過程。若有明眼人也能夠發現,這種原本牢不可破的情況,這些年來,其實也已經有所鬆動。
但想要將事情真的擺到台麵上去議,還不到時候。
而這一次,這位名叫薛德義的戶部主事年事已高,行將致仕,相對於不久前李頻三十出頭就跳到從五品的位置,這位老先生戰戰兢兢地在官場打熬了一輩子,此時才不過是一個正六品。他上這份折子,也不知是他人指示,還是感到自己在官場上已經乾不出什麼事情,忽然豁了出去,想留下點什麼。總之,這份折子無疑給了秦嗣源這邊一個最好的緩衝點。
折子上去之後,並沒有因為它的大逆不道被立即駁回,兩位丞相將折子交給了皇上,而後動用他們的影響,壓下留中,交群臣“隨意看看,議論一下”。
而後一切都爆發開來,眾臣子說這折子是大逆不道,薛德義被叫上金殿,有人當場(本章未完,請翻頁)
www.biqu70.cc。m.biqu70.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