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1章 《水滸》一段小結(1 / 1)

贅婿 憤怒的香蕉 1817 字 1個月前

第461章《水滸》一段小結

首先第四集應該會改個名字,從“盛宴開封”改成“野火”,這是小事。

然後說說水滸梁山這段。

就我來說,寫文章會有個習慣,情節不是我的,我不寫。但是情節如何成為“我的”,標準是能夠理解某一個形象,然後在腦內可以塑造,可以代入,然後可以以我的方式將感覺任意傳遞出去,通常我寫東西之前,都會有這樣一個消化過程。

如果要打個比方,通常會有一些同人文——我以前看過一些,通常都不喜歡,因為動畫片的痕跡太重了,作者為了心中屬於動畫的東西,放棄了自己的東西,例如列出一些什麼“梗”之類的,讀者看了以後,完全想起的是動畫片,他們覺得有趣,但實際上,這不是寫書的方式。

當然,這也僅僅是我的個人好惡了。

我對水滸並沒有個人的感受或者偏見,真的沒有。因為在這之前,我根本沒有完整地看過一遍水滸傳,零零碎碎的觀感當然會有,當通常也是正麵的,我喜歡武鬆,喜歡魯智深,喜歡林衝,喜歡扈三娘。在最初布下水滸的線索後,麵對第三集的時候,我曾經考慮過要不要出現一個會武藝的劉西瓜,因為在當時還有一個選擇,就是當寧毅北上時,我或許可以寫寫扈三娘,而當時已經有了紅提,如果再有西瓜,三娘就有點多餘了。

最後我選擇了西瓜。

然後在水滸的情節真的要寫起來的時候,我惡補了一陣水滸,是為了將人物真正的消化,線索弄清楚。每一個角色的心理活動,我必須把握清楚,因為譬如說寧毅殺宋江,我不光要代入寧毅,還要代入宋江,我要把自己當成是宋江,確定他的心中有著最大的恐懼……寧毅的一番嘮叨,很多人以為我是在對讀者宣揚些什麼,譬如虛無主義的善惡觀,無善無惡什麼的,其實不是的。其實寧毅所說的是:拿出善惡來,我殺你,拋開善惡,我今天也一定要殺你。他的神神叼叼,是為了給宋江以最大的恐懼感和踐踏感。當一個人對自己的生命都無法以理論去爭,就是連話都沒法說的時候,那是對那個人最大的踐踏。“我殺你,請你理解。”

所以,在消化的過程裡,我遇上很多心理障礙,秦明這些人到底是怎麼感受到宋江的“義氣”,然後納頭就拜的,扈三娘在全家被殺而後被逼婚的時候,書裡寫的是“感到頭領義氣深重……”她到底是怎麼感到的。

一般人評論水滸,會說扈三娘毫無個性,又或者說施耐庵對女性有輕視什麼的。評可以這樣評,但是我要寫,心裡不能這樣過。每個人的心情必須是有因果而且儘量合理的,一旦寫到了,我得自己代入這個角色去說話,我得看清楚他的性格是如何而來的。我隻能儘量合(本章未完,請翻頁)

www.biqu70.cc。m.biqu70.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