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9章半日
京城居,大不易。無論哪朝哪代,一國首都所在,其中生態都是最為複雜的。就目的而言,寧毅這一次的率眾北上,首先要給蘇檀兒的過來打前站,買房、考察店鋪的位置、調查京城之地布行、酒樓的生態,無論蘇家這邊,還是雲竹那邊,都得有個大概的安排,而這一切都要壓在十天頂多半個月的時間裡,委實是有些趕的。
蘇家以往在京城一帶隻能算是有些小門路,能夠做大的布商,家家戶戶都有點小秘籍,蘇家最擅長的兩種布匹,每年會送一點到京城來寄賣,認識一些掌櫃,但也隻是如此了。你如果過來旅遊,人家自然歡迎,說不定還會倒履相迎,過來做生意搶飯碗那就是另外一回事。原料的購入,工坊開在哪裡,怎麼請人,短期內想要理出個頭緒來都不容易。如果不是因為分家已經勢在必行,想必蘇愈也是不願意孫女與女婿麵對這樣一無所有的一個攤子的。
分家之後,蘇家給予蘇檀兒這邊最多的,怕就是相當多相當多的銀子,至於蘇家原本在長江以北的一些工坊、店鋪、技術力量,距離汴梁仍舊是很遠的。而銀子在汴梁這片地方,到了一定程度以後,意義就不大了。
這是這片大地上有史以來,商業最為發達的一個年代,商人的地位有所提升,財富的囤積、貧富的差距已經到了一個極為驚人的地步。但在封建製度下,這一切並不會給人太大的衝擊,因為有財富不見得會擁有無限的資源。權力在這個年代是最實在的東西,一個身價幾萬兩的官員不會去羨慕一個身價幾百萬兩的商人,無論從能夠得到的資源、得到的享受、得到的尊重等任何方麵來說,都是前者占優。
京城一地,尤其如此,滿身是錢也得不到尊重的情況並不出奇。當然,有背景的情況下,事情才會變得不一樣些。
“……地方不算大,但就雅致上來說,還是不錯的,院子就隻有四個,正廳算得上寬敞了,隻是有些時間沒打掃,整理一下就好……旁邊是客居,後麵是主居,廚房、下人的住處都在那邊……正廳的這棵樹是不錯的,我很喜歡,秋天裡黃葉飄零,氣氛很好……主居室的院子裡有個荷花池,每年稍微清一清淤泥,花已經開了……”
來到汴梁,到得第三天,覺明和尚就給寧毅他們找了一處地方,與此時汴梁城中商鋪最多的大貨行街相隔不算遠,但這一片位於過渡區的地方環境頗為安靜,適合住家,一共四個院落組成,又臨河,正廳這邊幾棵樹,最大的一棵槐樹怕已有上百年樹齡,冠蓋青青,給人親切之感又並沒有打亂主廳的正式。
每個院子都有些大小園林建築,看來都經過了精心的布置,但突出的不是觀賞性而是生活環境的氣息,(本章未完,請翻頁)
www.biqu70.cc。m.biqu70.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