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章關於香蕉關於《贅婿》(請讀者都能看看)
嘮叨在前半段,實際的在後半段,可以有選擇性地看
這是最好的年代,這是最壞的年代。
一分鐘前我想要在WORD上寫下這樣的一個名字,這種連我自己都看不懂的名字會讓我顯得很內含,因為在多年以前,我覺得所謂內含大部分就是指看不懂的東西。
很多年以前我就在寫東西,小學四年級的時候就在寫,後來有了網文。那還是算混沌初開的時候,網文的概念,不像是現在這樣與傳統文學分得如此清晰,我寫了東西在網上發,未覺得自己與以前的寫作有什麼不同。現在我們隻能叫自己寫手而未必能叫自己作者,好的、壞的,其實都在這裡。
但多數時間,我仍然不覺得有什麼不同,因為在根本上,我還是以寫傳統文學的態度在寫著這些東西。
文學在於傳達。除了真實的記錄,文字的另一方麵作用,就是傳達,所謂傳達,關鍵隻在兩點,作者心裡的,然後到讀者心裡的,文字是媒介,這終究是一種心理層麵上的傳遞。
從網文的概念開始清晰的時候,香蕉就在想,網文的優勢是什麼,而傳統文學的優勢又是什麼……因為不管是網文還是傳統文學,雖然在有些人眼中這兩者相隔甚遠,但對香蕉來說,中心始終是明確的,它還是在傳達,作者心裡的,讀者心裡的,中心點未變。
這些年來我看見很多人隻看見網文的低門檻,質量差,人心浮躁,寫傳統文學的就非常有優越感。卻沒有發現網文的出現說明了一個事實——其實這個事實很早以前就有,隻不過那時顯得並不明顯,並不迫切而已——假如你想要說一個道理,何不先把你的故事說得生動呢?假如你真想要他人聽你的,何不看看彆人需要的是什麼?
在屬於人心的層麵上,這是一個方向,它從頭到尾都是文學最正宗的一個方向,網文隻是不斷在這個方向上發展,忽視了其它而已。甚至可以說,在文學概念裡,有關讀者的一麵,它才是王道正宗,當然,如果一本書全為自己所寫,那也可以不用去管這些,那也的確是正宗的文學,應當尊敬。
傳統文學也有好的一麵,很好的一麵,它們的細節雕琢、烘托渲染,不是為了湊字數也不是為了故弄玄虛,而是為了讓整個傳達的過程更具體更有力,舉個簡單的例子,《平凡的世界》中主人公孫少平隻是個起初連衣服褲子都沒得穿的窮孩子,後來也隻是一個煤礦工,可是他的女朋友卻是省委書記的女兒,省報的記者。整本書展現了一個時代的風貌,真實無比合理無比……放在網文中顯然是個YY橋段,嗬嗬,在這裡請大家不要以貶義的眼光來看這個詞。
這些東西,可以讓傳達更深(本章未完,請翻頁)
www.biqu70.cc。m.biqu70.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