腦子回歸正途,思路就清晰了。隨後的發展也幾乎儘在預料之中。

首先,甲子並未回山。顯然他很清楚,在外掌握力量才更有用。於是,兩大聖地聯合發布聲明,嚴厲斥責女帝進攻太華之舉。

當然,女帝毫不猶豫將責任推給了淩雲,稱世人皆知江凡背叛西秦,謀奪國本,謀害女帝,犯下彌天大罪,而淩雲作為太華世尊,居然公開庇佑,甚至與帝國拔劍相向,換做是誰攻山都有理有據,何況女帝還給了太華麵子,特地與淩雲單戰決勝負,奈何淩雲不知悔改,不但沒有交出江凡,還煽動整個太華與之對戰,試問孰能忍之?

這讓太華幾乎啞口無言,至於泰嶽的做法也不出所料,女帝先找江凡算賬是他們再高興不過的事,這兩對頭死磕起來時間絕不會短,至於打太華,打就打吧,總要有個分量足夠的才能拖延秦國。

所以,泰嶽儘管礙於顏麵和長期關係幫太華發布詔書,可後續就很拖遝,在絕不希望女帝摻和六國戰事的基礎上,果真和起了稀泥。稱希望秦國和太華坐下來好好談判,沒什麼矛盾不能說開解決。

甲子一時間沒有回應,但天下人卻因為此事大跌眼鏡。

這一來一往的公開檄文讓世人清楚的知道了來龍去脈。合著秦國和江凡交接之時,那位皇太子並沒閒著,居然和淩雲搞到一起去了,而且鬨出西秦大軍攻聖地這千古未聞之事。

不可思議,那個一直和江凡敵對的淩雲劍仙,居然是雲扶搖的娘,也就是說江凡實際上還是淩雲的女婿,這簡直驚掉所有人下巴。

人事居然天大逆轉,可震驚的同時,世人也明白兩者的合作不無道理。

嬴江決裂,太華想拉攏江凡無可厚非,話說世上那個霸主不想啊,那可是掌握驪山戰器的男人,那可是掌握無敵財富的男人,更是親手締造了第一強國的神人。

可顯然,女帝對江凡的恨意已經達到極致,果斷出兵要求太華停止這等作為,奈何淩雲和女帝宿敵仇深,沒有開解可能,結果大戰一場,淩雲未曾履約,導致女帝大怒,悍然進攻了天劍峰,亙古未有的情況發生了。

這消息對高層人物來說,比六國之戰更加震撼萬分,畢竟千年來有過無數諸侯戰亂,可進攻聖地,還真人敢想過。

舉世瞠目結舌的同時,細想居然還覺得女帝很仁慈,心中到底有大義,隻是針對天劍峰,並未針對整個太華聖地。

所以,後來太華的指責就顯得很小人,很站不住腳。難怪一貫和他們穿一條褲子的泰嶽都有點看不過去。

當然,這隻是世人看到的表麵現象,其間真正的博弈隻有少數智者才看明白了些,然則舉世除了女帝和江凡二人,根本沒其他人完全清楚真正的布局。

世人相信他們看到的,太華就陷入被動,甲子沒有立即再度發聲變得很容易理解。

隻有甲子自己知道,太華陷入一個前所未有的巨大危機。

自從聖尊閉關之後,他第一次感受到事情皆不在掌控,背後疑雲重重,表麵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