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2章 奪門入城
南鄭城外,一直到了入夜時分,自安康到來的人馬才將營壘紮設妥當丶入駐其中,並且開始弄灶作炊。
趁著紮設營地時往來運輸材料之際,李顯已經率領部曲將城池周邊的布置仔細觀望一番,進用晚餐的時候便向李泰詳細彙報。
「城南與城西幾處營壘亦有駐軍,觀其灶火數目,大約在五六千眾之間,多是左近巴夷山蠻之屬,種類雜多,並非一統,即便開戰起來,也難進退合一……」
李顯先將南鄭城外的駐軍情況跟李泰講述一番,而李泰在聽完後便皺眉說道:「南鄭城如此雄大寬闊,左近也不乏犄角子城,諸城容納軍民數萬綽綽有餘,卻仍留駐城外數千軍眾,城中軍勢竟已雄大若斯?」
李顯聽到這個問題後便搖頭說道:「城中所聚軍眾多少,末將雖然不知,但料想絕非城池滿盈才分眾於外。漢中多有蠻夷之屬,素來都為州府所輕,今雖需仰群力為用,但卻仍然不肯一體對待。」
山南地區多有方隅豪強,即所謂郡邑岩穴之長丶村屯鄔壁之豪,這些人多是蠻夷豪首丶世代居住在山野岩穴之間,憑著本身所掌握的武力而遊走於諸政權之間,籍此來擴大自身的勢力。
諸如安康李氏,便是其中發展勢頭良好的代表之一。
李氏兄弟雖然自言父子數代皆食梁祿,但其實本身也屬於北魏早年在山南招撫的巴夷一支,後來因為北魏放鬆了對於山南管製,其父舉族攜地投靠南梁,但仍不被南梁信任丶不準其為牧本州,遷任衡州刺史,其子李遷哲則留守鄉裡丶統率其部,並將其族發展為安康當地最為強盛的勢力之一。
李顯說這些蠻夷之屬素來為州府所輕,但其實關鍵也在於這些蠻夷本身就見風使舵丶乏甚忠誠度可言。
不過李泰倒並不因此看輕他們,相對於南朝社會等級森嚴丶北朝鎮兵團夥作案,其他地方勢力總也需要生存,有點自己的謀生計議無可厚非。
眼見到城外那些軍營也已經是聞聲而動,不乏將士向此奔行而來,李遷哲當即便下令部眾們將散落在城外的車上貨包用刀剖開丶將其中財貨灑落滿地。
不過在見到那些貨真價實的物資之後,劉璠心內對李遷哲的提防便也減退許多,待見物資盤點已經過半,便著令隨之出城的將士們前將一批盤點完畢的物資押運回城中。
其他將士們還在城門內外與聞訊趕來的敵軍交戰廝殺丶務求守住城門,李泰等百餘精騎卻是不暇頓足,在之前追從李遷哲入城的親信帶領之下直向內中金城衝去。
幾十架裝載著物資的大車前後排起裡許長度,羅城城門大開,任由大車排隊通過,押運的兵長與城門督將站在一旁,小聲嘀咕抱怨著這麽晚還要折騰。
「多謝劉記室誇獎,某卻自知較此讚譽仍欠分數,盼望不久之後能夠達成。」
一待投身戰場之中,李泰便仿佛換了一個人,平日裡俊美無儔丶氣度悠然的翩翩公子在此刻仿佛凶神附體,眼神冰冷的幾乎沒有波瀾,兩手時間翻騰飛舞的馬槊更是如同吞吐的舌信一般靈巧而又致命,凡是受其吻舐的敵軍將士非死即傷,極短時間內便在敵陣中鑿穿一道血色路途!
李顯第一次見到李泰如此一麵,一時間也是不免驚詫有加丶自歎不如,沿著李泰殺出的這條血路追從而入。一想到剛才還擔心戰場凶險而勸李泰留守城外,他便不免有些臊得臉皮發燙。
待到行過主帳側方的馬營時,劉璠又指著馬廄中的馬匹笑語道:「如此神駿的坐騎,確是山南罕見,沌陽侯能聚養這麽多,想必花費不少的心力罷?」
他們雖然立場上反覆無常,但隻要頭腦冷靜清楚,能夠明白什麽才是真正的機會並且努力向上攀爬,就是一個值得合作的對象。
李泰聞言後則擺手微笑道:「遠行一程,豈為旁觀?將軍可不要小覷我的殺敵之力,此行成則共慶丶敗則同死,在前在後也並無區彆。」
李泰心中感慨著,便也趁著眼下無事入帳躺下和衣而眠。
劉璠在歡迎李遷哲的宴會上也淺飲幾杯水酒,受了夜風吹拂便有幾分頭暈,待見前隊人馬也已經靠近城門了,於是便也答應了李遷哲的提議。
城樓上守卒剛剛打開擺放著警鼓的房間,後方悍勇敵卒已經殺來,刀槍揮舞想要搶占此間,守卒們自是奮力抵抗,並有健卒奮力擂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