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9章 諸葛亮解讀封神!【求月票】
「薑子牙現在到朝歌城了嗎?」
李裕給穆桂英端來一些鹵味讓她先墊巴一下,問起了薑子牙的行蹤。
按照原著中描寫,薑子牙下山後,通過土遁之術很快就趕到朝歌城內,投奔了他的結義兄弟宋異人。
兩人已經四十年沒見麵了,但宋異人並沒有任何生分,不僅熱情招待,還親自說媒,幫自己的老哥哥討了一門親事,娶了黃花老閨女馬氏為妻。
成婚後,馬氏覺得吃人家的喝人家的不是個事兒,督促薑子牙做生意養家糊口。
薑子牙還真的付諸行動了,可惜他賣笊籬,一天沒賣出一個,甚至連問價都沒有;又賣麵粉,結果被一陣大風吹跑,隻賣得一文錢。
接下來倒騰牛羊丶開酒樓,但無一例外,全都沒任何生意,堂堂昆侖山仙師,淪落到了不能養活自己的地步。
最終他選擇擺攤算卦,琵琶精人菜癮大,想探探薑子牙的虛實,被薑子牙用石硯砸出原形,又用火燒死,一時間名聲大噪,被紂王封為司天監,成了殷商的官員。
李裕本以為薑子牙這次下山,也會找他的結拜兄弟,結果子受說道:
「他下山後,憑空消失了一段時間,後來又在乾元山金光洞附近出現,不知在布局什麽。」
正捧著豬蹄大口啃的穆桂英問道:
「乾元山金光洞是誰的道場?」
餐廳門口響起了諸葛亮的聲音:
「太乙真人!」
小家夥走進餐廳,向李裕拱手行禮:
「啟稟先生,學生已經到達工業區,正準備接替陛下搬運設備。」
李裕問道:
「《封神演義》你看完了?」
「看完了,是本不錯的神魔小說,但比《西遊記》還差點意思,作者許仲琳的道教曆史知識挺紮實,但就是格局不大,見識不多,以至於很多場麵都寫成了過家家。」
聽孔明說得頭頭是道,李裕來了興趣:
「你覺得薑子牙去找太乙真人有什麽目的?」
諸葛亮向穆桂英和子受各行一禮,坐下來說道:
「要想分析此事的動機,還得從原著設定來考慮……薑子牙之所以沒去找彆的十二金仙,偏偏找上了太乙真人,這是有原因的。」
穆桂英給諸葛亮拿了一瓶冰鎮可樂:
「說說看,要是有理有據,我獎勵月英丫頭一箱子新衣服。」
用物質獎勵諸葛亮,小家夥並不一定能動心,但獎勵黃月英的話,他不自覺就會進入全功率模式……這是給未婚妻掙禮物呢,越努力,黃月英就越開心。
諸葛亮雖然隻看過一遍《封神演義》,但對裡麵的設定卻非常清楚:
「十二金仙中,太乙真人是唯一有自己教派的神仙,書中說他是清微教派的創始人丶清微教主,這其實已經暗示了他的原型。」
子受對這些知之甚少:
「清微教派是什麽意思?」
李裕最近研究道教流派,倒是知道一點兒:
「道教的一個流派,屬於雷法派係,比神霄流派出現的稍晚一些,主張內丹和符篆相結合,跟正一道丶天師道等流派有所不同。」
諸葛亮說道:
「這是個真實存在的教派,並不是原著中杜撰的,而之所以把太乙真人設定為清微教主,是因為清微教派信奉的老祖,就是太乙救苦天尊……太乙真人,和西遊世界的太乙救苦天尊是同一個人!」
穆桂英也看過《西遊記》,皺眉說道:
「太乙真人和太乙救苦天尊,兩人的性格和行事作風,相差很大啊!」
諸葛亮卻堅持自己的觀點:
「封神中的太乙真人,還在成長階段,所以更乖張一些,而太乙救苦天尊,已經成了道教高層,自然會顯得平和清正一些……街頭小販和三公九卿,說話和處事方式肯定是不一樣的,倉廩足而知禮儀,到了高層次,自然會顧及臉麵。」
接著,諸葛亮又拿出了自己的證據,著名道經《玉皇真經》中,太乙救苦天尊就住在乾元洞,跟《封神演義》太乙真人是同一個地方。
《玉皇真經》成書於唐朝,可比《封神演義》早很多年,不存在先射箭再畫靶子的情況。
李裕說道:
「難怪元始天尊最寵太乙真人,估計就跟這個清微教主有關係。」
闡教的徒弟出師後,大都找個山修行,隻有太乙真人幫闡教開枝散葉,創立了一個分支教派,原始天尊自然更喜歡他,畢竟徒弟開創了教派,這多長臉啊。
《封神演義》後期,闡教大部分人都去西方教臥底,但太乙真人卻不受影響,自顧自的在洞府中修行,並成功斬了三屍。
臥底的成了佛門高層,一直留在身邊的太乙真人,元始天尊肯定會安排得更穩妥……從這個角度來說,太乙真人獲得道教天尊神位,也就變得理所應當了。
子受聽得雲裡霧裡的,隻想知道薑子牙的動機:
「他找太乙真人乾嘛去了?不會是上門求救吧?」
太乙真人之前想對哪吒下手,被娘娘傷了,如今薑子牙找上門,兩人誰救誰還不好說呢。
諸葛亮繼續做著自己的推演:
「薑子牙去找太乙真人,這件事的深層次原因不在太乙真人,而在於他消失的那段時間做了什麽。」
剛剛子受說過,薑子牙下山後,曾短暫消失過一段時間。
不過封神世界的時間,跟小孩手中的玩具一樣,當不得真,否則周教授也不會學習十年之久了,呂嶽更是動不動就閉關百年。
薑子牙消失的那段時間,說不定已經度過了幾十上百年。
不過誰能悄無聲息的把薑子牙接走呢?
肯定不是元始天尊,因為真有什麽需要交代的事情,直接在山上跟徒弟說就行了,沒必要搞這麽一出。
應該也不是準提道人,因為娘娘沒感受到這老登的神力波動,而且薑子牙帶著封神榜,要是準提出手的話,元始天尊大概率是坐不住的。
拋開這倆人,誰還能悄無聲息的把人擄走呢?
李裕剛想到這裡,諸葛亮就給出了答案:
「天庭!咱們所有的布局都是為了天庭,他們肯定也會有反製措施……大師母說,玉皇大帝迭加金身後,實力已經不弱於聖人,這種情況下,想把薑子牙這個人仙帶走,還是很容易的。」
要是天庭把薑子牙帶走,那他們在算計什麽呢?
乖乖讓截教的人上榜?
還是利用封神榜控製闡教的人?
原著中寫的很清楚,昊天上帝根本看不上截教的人,想讓闡教十二金仙去天庭聽命,結果元始天尊心疼徒弟,把截教的人全填進去了。
如今有機會接觸到封神榜,昊天自然是會有想法的。
諸葛亮大膽猜測道:
「或許是一筆交易,玉皇大帝治好太乙真人的傷,並讓太乙真人和太乙救苦天尊合二為一,這樣闡教就多了一個僅次於聖人的頂級戰力,雖然不至於把截教全滅,但卻能重創截教,讓天庭的統治趨於穩固。」
隻要能把封神這個劫難渡過去,收拾地府就不再是難事。
子受問道:
「那我們朝歌該怎麽做呢?」
諸葛亮說道:
「什麽都不用做,等就是了,薑子牙若是不去朝歌,說明在彆的地方修築了封神台,一旦大家能感應到封神台的存在,就去屠闡教滿門……若是去了朝歌,那就按咱們的節奏來,不需要擔憂什麽。」
李裕補充了一句:
「假如能見到薑子牙,跟他說,彆忘了自己體內流的是人族的血,是當人族的英雄,還是當天庭的走狗,他應該很清楚。」
原著中薑子牙死了六次,總算完成了封神任務,但最後卻隻獲得一世人間富貴,連最低檔次的神仙都沒有當上。
這次再走原來的老路,那可真是腦子抽風了。
第一次沒經驗,當牛馬還情有可原,重來一次還要上杆子當牛馬,這怕不是有什麽大-->>